
一夜之间,《啥是佩奇》刷爆朋友圈,引发热议,并形成病毒式传播。
故事梗概大致是儿子一家要回农村过年,孙子点名要“佩奇”这种好玩的东西,于是,山里的爷爷开始了“寻找佩奇”的奇幻之旅,各种误会和意外之下,一家团聚,爷爷终于掏出了准备了很久的宝贝——粉红色的鼓风机版佩奇闪亮登场。
哦,原来是个宣传片。
有深奥的评论说,这条视频能火,背后是“对乡土中国的亲情连接的洞察,对隔代守乡老人的关注,对因时代发展而割裂的家庭组织导致的文化差异的精准捕捉……”
说回人话——核心的情绪还是过年回家的共鸣,网友们乐于看到这样一个有真实纪录片感觉的短视频,带点悬疑,带点土味国潮,甚至有点乡村版《罗生门》感觉的作品。
但同样需要引起深思的是,《啥是佩奇》红的背后,是短视频行业普遍存在内容创造者版权遭侵犯,平台盈利困难的现状。那么,区块链可否做到突围呢?
《啥是佩奇》短片的导演张大鹏,擅长走温情路线,拍喜剧,也是幽默与脑洞双开花。以前和开心麻花合作的广告作品,还有前阵子也在朋友圈刷屏的华为手机广告,也是由他掌镜。
2017年,他为链家拍的广告片《老张的团圆年》,斩获了当年金狮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导演奖。
然而,张大鹏所在的新片场,作为行业内的头部机构,新片场获得阿里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拥有不少像张大鹏一样的出色人才,依然面临盈利难题,内容创作者获利难等问题。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期间,新片场总计亏损超过5000万元。直至去年上半年才实现扭亏为盈。
近年来十分火热的抖音,也催生了很多不同的短视频系类,其中“原创不如盗版火系列”侧面反应出了短视频领域,抄袭成风的现状。
在短视频内容领域,赤裸裸的搬运现象较为普遍,有些作品的原创者获得的关注度可能还没有搬运者获得的关注度高。在知乎上甚至还有如何利用搬运短视频赚钱的高赞帖子,不免令人唏嘘,短视频盗版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区块链的出现给短视频内容带来了一种新的版权保护机制,如若短视频内容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自动登记,每个内容都可以获得自己独特的代号,作品的授权将切实掌握在原作者的手掌,完成版权追踪和权益保护。
原作者可借助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会为作品内容进行版权声明,并通过智能合约完成数字资产交易。接下来所出现的每一次内容的转载发布,都会向原作者提出授权申请,只有在原作者授权的情况下,内容才可以被使用。
并且若他人有一个新的作品需要发表的时候,可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其数字代码、特征值、关键词的提取,与平台上的数据库进行搜索比对,对于相似度较高的作品,将不会加盖原创标记,这些特征值也会存入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中,同时保存原始文件,实现数字资产在区块链上的唯一性。
而且区块链自身独特的激励系统,在激励作者的同时,还会激励读者参与到内容的评论点赞的互动中来,让读者决定什么内容才是值得推荐的内容,而不是平台的中心化操纵。
区块链技术,为短视频内容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媒体平台的涌现,提供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更完善的原创内容。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