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一块“钱”可以换一幢别墅,你信么?
小喵君不信,虽然美国08年确实有过1美元出卖墅现象,但那是因为在美的房主有相应的缴税义务。当时1美元出售的不仅是房屋的物权,还有其相应的债权!
但还真有人信!
前阵子比特币价格暴涨,虚拟币概念大火,“币圈”涌现大量新手参与ICO。这些入场的散户就大都是抱着“一币一别墅”的心态来的。
自然而然的,造假与爆炒就成了币圈的主题。
实际上,这些散户买的或许只是一场庞氏骗局!
不信?咱们一起来看看
ICO是啥
ICO与IPO两者一字之差,逻辑相差无几。只不过IPO需要依托股市“上市”的概念,ICO则需要依托“区块链”概念。
“区块纪录是一张不断生成的数字纪录的列表,通过加密技术将其逐个串联,使其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透明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因为区块链是一门新兴技术,而ICO是这些企业融资的常用方式,因此ICO又被称为“区块链众筹”。
ICO的常见做法是企业发行一定数量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虚拟代币,结合其项目的“白皮书”在众筹平台进行募资。
原来你是这样的虚拟币
上文说过加密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代币”。其主要分为两类:使用型代币和功能型代币。
“使用型代币”可以代替货币来使用,投资者可以用这种“代币”来交换任何其他开发项目所发行的“代币”,甚至可以用来交换货币。
“功能型代币”则是给予投资者一定的权力,比方说,投资者持有某“区块链”项目所发行的“代币”,可能会有对于某些DAPPS的开发是否能得到投资的投票权。
不可能一币一房的理由?
小喵君说不可能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四方面:
1、 三个不靠
谱的90%
90%的虚拟币项目不靠谱!“只要ICO就能圈到钱”,随着这个逻辑在币圈内的蔓延,各种奇葩ICO项目层出不穷:美容、社交、白酒、竞技等等,这种奇葩的又有何价值呢?
90%的价格都被投资需求支撑!曾有比特币分析师表示,上半年大涨两倍的比特币,90%是投资需求推动起来的,真正的支付需求非常少,翻译过来不就是——没人用,都在炒?
90%的交易量在国内!由于虚拟币大多直接引入高频交易,所以谁控制交易量,谁就控制了价格,而90%的比特币交易都在国内,可想而知谁在控盘?比特币尚且如此,那其他更小众的虚拟币呢?
2、 真的稀缺么?
任何事物表面价格的波动都围绕着内在价值,这是恒久不变的定律。
股市里有过一股一瓶的茅台股,一股一部手机的苹果股,他们最终挂钩的还是自身产品,而当前的奇葩ICO所说的稀缺概念又在哪里体现?
落地来讲,没有价值支撑的价格和炒作只能是空中楼阁。剩下的也只可能是等待接盘侠咯~
3、 技术风险
从ICO本身来讲,白皮书上(类似于招股说明书)那么多专业的概念和词汇是普通投资者无法看懂的,自然对其真正的“内核”价值也就无法理解。对其价值自然也就不好估量。
如果是单纯白皮书难懂还好,现在ICO大火,很多虚拟币项目的代币发行量、发行价格随心所欲,没有任何依据。
更夸张的是还有连白皮书也没有的“概念项目”。全景网有文章爆料,之前币圈内的教父级领袖李来笑,仅用几百字的官网文章就进行了数亿的ICO,事后被曝就是一个这样的概念项目。
另外,虚拟币本身也有被黑客攻击的风险。2016年5月,当时该项目因28天通过ICO募资额超过1.6亿美元破世界纪录而轰动一时,然而一个月后被黑客攻克,DAO随后被虚拟货币交易中心Poloniex和Kraken除名。
之后一个名叫CoinDash的ICO项目也受到黑客攻击。当加密技术被攻克后,投资者受到的损失,可想而知。
不能换房还好,要是违法就事大了!
时代进步,骗子也在翻新花样!“金融创新”一词被用到了庞氏骗局身上,只不过是给其换了成表皮而已,很多不懂虚拟币概念的投资者被骗下水,再想回本时候只能去发展下线,拉人头。等到案发时为时已晚。
比如声名狼藉的“百川币”,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立起传销王国,范围涉及24个省区市90余万会员,会员层级多达253层,涉案金额21亿元。相信入场的90万用户,其初衷一定不都是为了坑别人!
本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