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比特币、区块链:人人都听说过,但没人能说清它到底是什么

没有人对“比特币”和“区块链”这两个年度大词陌生

“比特币”就是限购前的房价,疯狂造富的神话在坊间流传又不断被夸大,现已加入“我有一个朋友”豪华套餐系列。

区块链”则在媒体不同的解读下呈现出一种魔幻之美,在各大主流网站中搜索“区块链”关键词,能出来数百篇来源不一的“一张图带你看懂区块链”的类似主题文章,但“看懂”是瞎说,“尝试看懂”确是数百万人在努力的。

近日,区块链领域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8 月 21 日晚,浦东市场监管局对某全球区块链峰会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有 35 家企业设置展台推销科技金融产品,参会人员近 2000 人。会议进程被要求立即停止,主办方维优元界负责人被约谈,企业因涉嫌违法被调查。

这是目前首家 ICO 相关企业被调查,会场中也包含我们熟悉的身影,著名的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先生。

01 晦涩难解的定义

我们先来尝试解读一下,区块链和比特币是什么?火热的 ICO 又是什么呢?

比特币、区块链:人人都听说过,但没人能说清它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多数定义认为,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架构 ,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所以它们俩几乎总是同时出现的。

ICO 又是什么呢?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 )是通过发行加密代币的方式进行众筹融资的行为。

ICO 为什么火爆?神州数字 CEO 、天使投资人孙江涛认为,逻辑很简单:一方面,与 IPO 、VC 等传统融资方式相比,ICO 目前不需要经过机构的监管审查,缩短了投融资链条,为许多不具备上市资格,没有银行贷款资质或者缺少风投资源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大大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它又具有极其可观的收益率。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执着于赚钱盈利的功利环境下,几十倍甚至百倍的收益率让“一夜暴富”似乎不是梦想,刺激着众多 ICO 新晋投资者和投机者的纷纷入局。

不明觉厉?没关系,名人李笑来和薛蛮子,都认为它是未来的趋势,等同于 90 年代互联网的萌芽。

02 先知者还是造势者?

李笑来和薛蛮子,这两个名字,对投资领域稍微感兴趣的帝都青年应当都不陌生。

李笑来老师原本是新东方名师,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等一系列和英语学习和持续学习相关的畅销书,但李笑来老师真正名震江湖,靠的是“中国比特币首富”的头衔。在语焉不详的江湖传闻中,李笑来老师在 13 年就以“国内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人”而闻名币圈儿,在比特币如脱缰野马的价格攀升中,围观群众眼里李老师已经站在了他总提到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路那头的人。

薛蛮子先生就更加不用多做介绍了,活跃在投资圈里的老当益壮者。近期他的身影在“区块链”、“ ICO “等关键词相关新闻里频繁出现,也频频现身各种研讨会议,并在微博上广泛推荐关于区块链的书籍和文章:

比特币、区块链:人人都听说过,但没人能说清它到底是什么

当薛蛮子被问到如果投的十多个区块链、ICO 项目都砸了怎么办时,他说“即使全军覆没,对我来说不是大的损失,但是如果我错过了,对我来说那才是大的损失,不能把大的趋势浪费了。区块链创业会从技术,变成“区块链+”,进入金融、医疗等等行业,有具体场景应用,虽然他也说不准具体会怎么落地。就像互联网最开始也是海量泡沫一样,不喝泡沫,你啤酒喝不着。”

尽管相关法规还不允许投资机构以机构身份投入 ICO 市场或拥有代币,但专业投资人已经摩拳擦掌。“全中国和全世界投资的精英人士、传统人士都在关注这个事,红杉也在看。”他补充说道。

这两位看起来从前并无交集的人物,因为对于“ ICO 和区块链“的共同狂热,而走到了一起。

7 月 9 日,@薛蛮子在微博上@李笑来,笑称,终于找到争取财富自由之路了,但这条微博下的评论却并不友好,还有人替薛蛮子担心,劝他一定要当心入坑。笔者去查证了一下@李笑来的反应,发现以往非常爱在网络上进行互动的他,目前所有微博的状态都是“禁止评论”的,猜想强推 EOS 项目的这段时间里,李笑来老师的社交友好指数,恐怕也是负的。从人人喜欢的不吝分享“通往财富之路”的导师,到被不在少数的人攻击为“泡沫制造者”的李笑来,巨大的反差只发生在两个月之内。

李笑来创立的名叫 EOS 的区块链项目,仅用了 5 天时间就在 ICO 平台上融到了 1.85 亿美元。7 月 2 日,这一项目在相应的二级市场市值冲到 50 亿美元。有人把它称作“ 50 亿美元的空气”。

大多数投资者只知道 ICO 能在短时间内有 30 倍、50 倍的涨幅,却连这是一个什么产品都无法搞清楚——李笑来的 EOS 几乎没有任何实体产品的项目,按照规则,这笔募集资金没有上限,而募集资金的用途也不甚明确。

攀上高峰后,它的市值在接下来的 10 天迅速缩水为原来的 1/3 ——这让被套牢者哀嚎不止。很快,李笑来被认为制造了“庞氏骗局”,甚至坊间还传出他被立案的说法。

EOS 全称为 “EOS Operating System”,或名为 EOS 区块链操作系统。由香港公司 Block.one 开发。根据 EOS 的说明,它提供了数据库、账号许可、调度、认证和互联网应用通信这些基础性服务,方便其他区块链应用开发者在它提供的服务上进行开发,提高的效率。相对于 6 月的其他项目,它的白皮书和内容逻辑都十分清晰,开发者是比特股的创始人、著名的区块链技术工程师BM。

但对大多数的外围投资者而言,这些优势都抵不过“李笑来”三个字的简单粗暴有吸引力。他不仅是 Block.one 的核心成员,还将 EOS 放到了自己投资的云币网上进行交易,这使得很多人将 EOS 等同于“李笑来发的币”。

在 EOS 市值迅速缩水后,李笑来的第二步是在7月10日宣布了另一个更具有争议的 ICO 项目:Press.one。

Press.one 是李笑来推出的另外一个项目,介绍为为“一个基于 EOS 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内容分发公链, 人们可以在这里创建各种各样基于内容的去中心化应用 ”。Press.one 官网放出了的发售通知,发售 220 亿代币,其中 100 亿枚 PRS 通过众筹完成,价值 2 亿美元。这一次甚至连白皮书都没有,这一做法激起了投资者的强烈反弹,一个用户嘲讽道“现在圈钱的已经从改吧改吧代码发个白皮书炒空气,升级到了,白皮书都还没有,你们爱交税就交税吧!”

就是这样一种莫衷一是又极其模棱两可的物种,短时间内赢得了巨额的资金,也顺带着迎来了广泛的争议。人人有“求财”之心,而现在,“求财”之心迫切,已经等不及要上车了,名人金手指一指,人人争先恐后,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特征。

03 区块链爱好者特征

ICO 项目层出不穷,一浪接一浪,而争议的声音,则总是被下一个火热项目的狂热而淹没,这就是当前区块链投资市场呈现出来的特征。

一开始,愤怒的,指责李笑来为“非法集资”,ICO 是“庞氏骗局”,要求国家查处的声音仍然零星存在,但随着主流 ICO 币价重新上涨,新的 ICO 项目登上平台。抱怨的声音又重新被新一轮的狂热所替代。

交易平台“引力波”的合伙人周耀波认为,尽管反复出现泡沫和破灭,但投机者的心态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泡沫破灭而更成熟。

比特币的资深投资人大虎发现,在大部分讨论区块链的微信群里,普通散户是最多数的,且牛市时间越长,新普通散户也就越多。这些普通散户大多数对于区块链完全不了解,甚至不愿意看白皮书,但是非常相信从小密圈或微信群里获得的信息,投资观点趋于从众,尤其相信名人站台。在币市回暖之后,甚至有人将小蚁币当做蚂蚁金服发行的虚拟货币。

因为 ICO 制约机制脆弱,产品技术难以理解,普通散户和资深投资者的差距巨大,比股票市场要大得多。

币圈老人讨论的一般不是价格,而是某一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对于区块链团队的整体评价。但这些普通散户“只能是去到处听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他甚至觉得“你如果看到这个比特币的白皮书,你都已经超越了 90% 的投资者了。”

这样速写出来的投资者,可能更加像是“投机者”。大家因为一个界定不清的概念汇聚到一起,没有任何正规的定义和保障,凭着单纯的信念将资金投入这个项目,期待后续有人能够看懂它的价值,进而可以解套离场。这一套玩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什么?其实所有接手之后期待占领先发优势,后来者以高价接盘的玩法,都是一样的。套路还是那么个套路,在不同的领域,换不同的韭菜而已。

金融行业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所有的泡沫最终也都会破裂。无论是有实物支撑的郁金香、邮币卡,还是缺乏实物支撑的加密数字资产和 ICO 项目,均是如此。有很多时候,人们明知自己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也知道游戏不可持续,只是都不相信自己会成为最后的接棒者。

04 看不懂的概念,看得见的火热

ICO 作为一种新型的众筹融资方式,无论是在市场透明度、政策监管还是用户教育等方面都还处于萌芽阶段。

如今,监管正在一步步深入。美国 SEC 宣布监管加密货币市场,特别是新兴 ICO 领域。全球知名虚拟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Bitfinex (简称 B 网)宣布将不再为美国投资者提供 ICO 代币服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联合新加坡商业事务局发布了一份

本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