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当然会引发经济增长,是所谓的“脱虚向实”的最好举动。只是这次减的少了点,你可以假设成5个点10个点,便于思考。
减税后,企业如果产能合适,那利润会增长一点;如果产能过剩,那会价格让出去,恢复一点销量,减缓衰退过程。不减税而喊口号“脱虚向实”,是骗大家来交税吗?减税了,不用你喊。
竞争性的行业,利润不会长久,会被扩大雇佣甚至扩大投资再次竞争吃掉。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总资本量增加了,总工薪收入也增加了。前者变成了设备/钢铁等行业的新增收入,后者变成了餐饮、游戏、手机等行业的新增收入,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也会追加设备和雇佣。其中一小部分企业和工人,还会增加贷款,咦,每月多了几百块,正在犹豫要不要贷款买房/买车呢,那就又加了一点点。
这就是投资乘数,具体乘数,要看产能分布,要看收入水平等分布,要是刚好有几千万人处于可以汽车贷款、住房贷款的下线边缘正眼红着,那这乘数就大。要像日本房子多、青年少、人又富,那这乘数就很小。
政府在这过程中,没减那么多。他说6万亿增值税减1个点是4000亿,你拿计算器一算是呀,你就变身为拿着算盘的小CHENYUN了。忘记了这一波新增投资,一波新增雇佣,一波新增信贷。而这些也是新的增值税基啊。要是新增6%,那增值税1个点的减让就捞回去了,等等,还有新增的所得税呢!
每次减税,都会导致投资收益浮现,然后这么一小波潮涨。放开某些行业,不打骂刁难企业家,也都会起到类似效果,银行系统高效能挖到每一个优秀企业,每一个收入正在上升的勤劳员工,若是抵押贷款能覆盖到每一块能长草的土地、每一座能住人的房子,就更好。
极致情况下呢,一直放开行业,一直尊重企业家,一直减企业的税负(政府财政可把国债用到上限,并采取出让国资,优化税制等弥补),吸引全世界的钱,把招数用尽,经济就飙起来了。
美国人既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平均智商140,也不是每周工作50个小时,就是比你富几倍。有人会说,美帝掌握核心科技/家底好…所以富。可是科技不如你也没什么家底的西班牙、拉托维亚、波兰也比你富啊,还是你管太多、勒太狠。再说,没有这套机制,怎么涌现先进科技,靠学苏联集中力量办大事吗?这个研究局那个功勋院士靠着政府抽税拿铁饭碗一辈子,不如那些不研发就被淘汰、不出成果就被裁的贝尔实验室福特开发中心SpaceX们,或无数梦想发财踏实干事儿的小屁孩儿们在后院车库里捣鼓出来的东西,更出成果,更有市场,更改善经济。
本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