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
2021阿里云上云采购季:采购补贴、充值返券、爆款抢先购
云通信分会场:爆款产品低至7.2折,短信低至0.034元/条


不少网友吐槽称,“比公交还贵啊”“宁可走路”“共享不起了”。对此,今日央视网评称,请共享单车老板们注意吃相。
评论称,我们理解,超低价甚至免费用的价格策略,是烧钱补贴时期的特别办法,价格有回归正常区间的内在趋势,涨价也不是不可以。况且,随着基本物价水平的变化,地铁票价、的士起租价也曾经上涨过,但这不足以成为共享模式连续涨价的充足理由。
集体价格上涨的背后,虽然有资本变现和资金回笼的压力,但是“把割韭菜的镰刀”伸向消费者,割得太急,吃相实在有些不雅。
其实,资本无序扩张下,重资产铺摊子,粗放运营带来的高损耗,才是真正的资金窟窿,才是企业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存量博弈下,企业一味通过几家垄断格局下的频频涨价来赚用户的钱,不免有些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没听到大家的吐槽吗——“共享不起了!”“还是走路吧,环保!”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基于开放、普惠、分布式特征,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带来规模效应,使得长尾用户享受边际成本递减带来的好处。但是,不少所谓“共享经济模式”显然是打着共享之名,干着收租的生意。
说到底,还是资本的驱动力量太强,偏离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初心。共享经济要想走得更远,需要从商业模式的表面创新上转变到真创新上,包括智能化水平、车辆使用体验、调度精细化管理、多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以此形成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和效率最大化,让涨上去的价格对得起用户掏的钱。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