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大环境下,用户资源的争夺战也显得十分野蛮。社交平台要短信验证,注册账号要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个人敏感信息被各种牛鬼蛇神肆意收集。
近日一款名为ZAO的手机APP被工信部约谈,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浮现在公众面前。现在商业互联网公司为了抢夺、捆绑客户都无所不用其极,这一次的行为也是“常规操作”——试探监管部门、民众和社会道德的接纳底线。但其开发公司引起如此范围的抵触情绪,就小编看来是有深层原因。
两次修改协议,说辞大包大揽表意不明
从一开始“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到后来的“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对用户内容进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与编辑(如将短视频中的人脸或者声音换成另一个人的人脸或者声音等)以及对修改前后的用户内容进行信息网络传播以及《著作权法》规定的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全部著作财产权利及邻接权利”。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