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聪那篇可以载入史册的白皮书发布已经11年了,比特币面世也10年了。区块链行业经过了2017-2018年过山车一样的起起伏伏,转眼就到了2019年的秋天。站在这个时间档口,深切地感受到整个行业即将到来的彻骨的凉。
从2019年秋天开始,未来半年到一年,有可能是区块链这个行业最萧条的时期,大部分项目将很难熬过这个冬天,大部分从业者将不得不离开,当初靠ICO、私募等方式开展融资的项目方、投资方,以及国家有关监管机构和部门,将不得不面对各种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这种结果,当然和整个大的市场环境有关,但根本上还是人们对区块链的本质认识不清、区块链这个行业前期运作不规范造成的。
从根本上讲,区块链是对数据进行的全网一致性分发和冗余存储。这种数据传输和存储方式的改变,极大地降低甚至消除了各节点之间原来的信息不对称,消除了整个系统对原信息系统中心节点的依赖,为系统从原来的中心化、他组织变为去中心化、自组织提供了技术和系统架构上的基础。
区块链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在于通过由区块链底层技术构造的去中心化信息系统,将重构整个社会的组织架构和生产业务流程。重构之后的社会组织架构和生产业务流程,将实现社会组织架构和生产业务流程的去中心化,在拥有对等数据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去中介化,以此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效率。
此外,每个节点占有了更加完整的数据,也就拥有了更加强大的业务能力,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更多新的业务。与区块链带来的好处相对应的,是区块链这种新的信息系统架构方式,消耗了大量的存储、带宽和计算能力。
区块链在本质上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的重构。这也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大的机构高度重视区块链的根本原因所在。但大部分区块链项目方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重构社会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上来,而是简单沿袭了比特币的运作方式,围绕“币”开展了一系列空中楼阁的开发,却没有深入研究比特币现象的内在机理和前因后果,却试图创造第二个比特币神话,但终将因找不到适合的应用场景,创造不出新的价值,而不得不面临退出市场的尴尬境地。
曾被寄予厚望的公有链,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大量死亡。
公有链因为其非准许特性,面向所有人开放,因此其业务链条极短,业务逻辑关系也非常简单,不存在可以被去掉的中心环节和中介环节。公有链既难以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也不存在能够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空间,还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以维持系统运转。通过发放TOKEN融资、融资之后进行系统开发、通过各种活动凝聚共识、通过TOKEN激励实现社群裂变,其实质还是互联网的玩法,但因为没有价值被创造出来,其本质还涉嫌庞氏骗局,这种模式终将难以持续。融来的资金烧完之时,就是项目完结之日。或者项目开发结束上线,但因为创造不出价值,项目也不得不退出市场。目前通过在二级市场进行TOKEN炒作的行为,也终将因为没有相应的价值依托,必将被越来越清醒的韭菜们所抛弃。
由于目前大部分区块链项目找不到价值依托,因此与之相关的矿圈、币圈、盘圈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链圈虽侧重于技术开发和落地应用,但目前大部分链圈从业者所做的开发,更多还是自娱自乐,极少能够真正落地,因此,链圈的日子也会越来越艰难。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确实有一些项目方在安静地开展各种应用的落地。这些应用,有场景、有需求、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这类项目终将在这个冬天之后,迎来他们自己的春天。这类企业或项目开发者,一般情况下,还是传统互联网里面的大企业,他们有技术、有场景、有应用,还有资金、有渠道。他们在对区块链项目本质的理解深度上,从一开始就远超一般的草根区块链项目。
此外,个别在具体技术点上有突破、有创新的项目,也有可能熬过这个冬天。但关键要看这些项目方的融资能力。如果仅有技术,而没有后续资金支持,他们也将极难熬过这个冬天。但一旦过了这个冬天,这类项目在2020年以后,完全有可能成为某一个细分领域的独角兽。
冬天未必是坏事。所有行业都会有波动。当市场泡沫太大时,市场会进行强制性纠错。通过市场出清,新的区块链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才能真正落地,下一个春天也才会更加明媚。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延伸阅读:
-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深度应用
- 如何正确审视开源的风险与挑战 从容上云?
- 云的三种模式及云取证面临的三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