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IBM以现代化架构,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经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落地及应用,很多企业的数据中心已经难以满足业务负载的需求,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不过,受限于机房面积、能源消耗、运维管理、预算成本等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用户在数据中心的重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难题,而IBM提出的现代架构,则能够帮助企业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快速构建面向未来的下一代数据中心。

以简单统一的IT架构,简化运维,降低成本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系统部总经理侯淼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云和AI推动了业务的创新,同时加速了IT架构的革新步伐。借助IBM LinuxONE,企业不但能够解决IT运维压力,实现资源的整合和统一管理,而且还能够节省机房面积,节维能源消耗,更重要的是采用简单统一的构架能够快速构建多活数据中心,实现未来通过容器上云的发展方向。

侯淼认为,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企业IT架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稳态、敏态、智能成为面向企业未来应用与创新的数据中心三种IT架构。

稳态即代表高可用、高安全的IT架构。侯淼表示过去大家都非常重视高可用,因此在应用和数据备份上做足了功夫,但在欧盟发布GDPR标准之后,仍然有一些数据被泄露,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高安全也成为考验稳态IT架构的一个标准,变得尤其重要。而IBM的大型机提供了全机加密技术,当发现系统被侵入以后,可以把密钥毁掉,当侵入消失了,可以重建密钥,这就为银行这类的企业提供更加主动的安全系统。

敏态即通过集约处理、通过云计算、通过开放为客户提供更加敏捷的IT系统,特别对未来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应对方式。侯淼表示,敏态的核心就是云计算、是在统一的平台怎样使得结构更加开放,正如 IBMready for today,built for tomorrow。

智能即通过数据获取智能化的管理,例如基于Power产品通过GPU加速进行大量计算,存储通过Spectrum Scale为计算提供快速I/O平台。侯淼认为,如今的智能,已经打破了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界限,实现多平台的统一,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数据。

以LinuxONE助力企业关键业务上云

业务上云,大势所趋,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的IT架构实现了云化,并将业务迁移至云端。侯淼认为,很多客户在谈如何利用IT推动业务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而IBM认为要实现业务创新,IT创新势在必行。他强调,多云和混合云环境一定是未来IT架构的发展方向,到2024年全球1000个大企业有90%都会实现上云。借助LinuxONE服务器,则能够很好的解决关键业务上云这一需求,帮助用户搭建多云环境。

谈到LinuxONE服务器,IBM大中华区系统部主机及LinuxONE技术总监应康勇表示,今天的IT架构,灵活度与自由选择才是关键,LinuxONE针对关键负载上云的多样性需求,在同一个平台上提供了容器、虚机等技术,包括逻辑分区的多层级虚拟化技术,能够与企业多云的混合IT架构很好地结合起来。

据了解,LinuxONE提供了纵向双向扩展能力,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帮助企业建立基于开放、开源相结合的敏态加稳态的双态IT架构,提供最为灵活的选项。LinuxONE具备的“三高一低”能力(高可靠、高密度、高安全、低延时)为企业关键负载上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康勇以一个企业的真实案例,介绍了LinuxONE的优势。据介绍,此客户的一套应用基于微服务框架,有前台、中台、后台三部分组成,前台应用部署在x86上,中台应用部署在LinuxONE上,后台应用放在传统的主机上。这个客户的微服务框架里包括服务注册、发行、服务网关等,而借助LinuxONE,实现了跨三个平台全套应用的一键式运行环境创建和应用部署,且完全基于Kubernetes。此外,任何应用有变更,通过DevOps技术能够将这些变化很快集成和部署到相关的目标环境,实现应用自动化持续交付。

另外,虽然跨平台,但所有的服务都由统一的集成服务管理平台管理,提供跨平台无差别的一致性管理跟监控体验。而且,能够基于IBM和谷歌的Istio服务网格技术,实现容器化应用在多个平台之间根据客户自定义策略的自由漂移,给客户最大的自由选择。

应康勇告诉记者,除了受到客户广泛欢迎和使用外,IBM自己也在大量采用这些技术,例如因为LinuxONE具备高安全跟高性能的能力,IBM公有云的区块链云服务生产环境就放在LinuxONE上。

IBM存储为多云环境下智能管理数据赋能

除了计算之外,存储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本次媒体沟通会上, IBM大中华区系统部存储系统总经理吴磊风趣的说,总结来看IT就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计算,一个是存储。

根据IDC和Gartner分析,用户今天搜索到的数据只有20%,80%的数据都是存放在传统的企业核心系统里面。这些核心的系统可能在IBM的主机上、在IBM的小型机上,也有x86分布式计算环境里面。企业如何在多云环境下确保这些数据的流动性?确保这些数据的一致性以及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这都是今天数据管理的痛点。

吴磊表示,多云环境下既有传统数据中心中存储了几十年的数据,也有存储在各种云之中的新的数据。而且,数据类型也由之前的结构化数据变成更为复杂的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如何用智能的方式管好用好这些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对企业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实际上,针对多云环境下的数据管理所存在的问题,IBM已经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例如IBM Spectrum Scale、Spectrum Archive等等。吴磊告诉记者,在多云环境下,用户部署无论是微服务架构还是无服务器状态的架构,上层都是靠容器技术,为了配合合作伙伴在多云环境下更好地利用容器技术,IBM提供了容器持久化技术。

吴磊举例表示,以发红包为例,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用虚机,因为虚机需要一分钟、两分钟启动,容器仅需要一两秒钟即可启动。如果容器里面有数据库,必须要用到容器持久化的技术,把数据库也封装在容器里,这对存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LinuxONE可以做到支持百万级的容器,存储也一样,在几十上百万个容器环境下,依靠IBM闪存技术,能够提供较低的延迟。他强调,IBM全部存储支持CSI容器存储界面技术,当客户跨云、容器化部署和容器持久化部署时,IBM可以帮助客户高效、安全地以一个最优的、最节约成本的方式在多云环境下部署。

此外,在用户关注的数据安全方面,IBM推出了“气闲”( air gap)的解决方案,利用物理隔绝让数据从服务器到存储最后到磁带库,黑客没有办法突破物理的隔绝。有了这种高可用和高保密的安全技术,就能够确保温数据和冷数据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保护,给用户在数据生命周期里提供低成本、高可用的解决方案。

“多云环境下如何帮助客户把离线的数据做到在线,把离散的数据做到整合,把静止的数据做到流动,这个是IBM的存储的能力,能够帮助用户在新的AI多云环境、跨平台的多云环境下更好地胜任,更好地帮助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数据。” 吴磊如是说。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延伸阅读:

  • Web 服务器性能与站点访问性能优化
  • Kubernetes从懵圈到熟练:集群服务的三个要点和一种实现
  •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利用自然资源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