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回至5年前,2014年9月15日,阿里在纽交所递交IPO申请后,来到香港路演,面对近500名投资者,马云感慨,“有人说,香港失去了阿里巴巴这个机会,我自己觉得是阿里巴巴错失了香港。”
杭州立元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晓东回忆称,彼时阿里巴巴被迫只能远走纽交所上市。
五年后的今天,变化发生了。“香港的一个政策方向是,尽量吸引中国大型的新经济公司,将香港作为一个主要的上市之地。”杜克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杜先杰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最为明显的是,香港交易所CEO李小加在今年现身多个公开场合时频频表态:欢迎阿里回香港二次上市。
回港二次上市
今年4月份以来,阿里在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便不胫而走,阿里巴巴集团面对记者的多次问询,以“不予置评”来回应。
一位并购投资领域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其香港办事处的律师正为阿里完成二次上市进行一系列技术操作。
像阿里股东大会上通过的“一拆八”的拆股方案,便被视为在为回港股上市铺路。迭代资本创始人周响东认为,拆股可以有效降低港股市场中小投资者投资买入的门槛,阿里回归,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身在香港市场的海通国际财富管理投资策略执行董事梁冠业,及在小米、平安好医生等企业赴港上市时进行投资的杜克资本投资总监杜先杰,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都表达称,阿里拆股的逻辑是进一步增加流通性,在一手以百股或千股来计的港股市场,拆股可以让单个股本的价格降低,这一市场的投资者买入一手的费用也不致过高,投资者日常进入的门槛低了不少。
另外,回港二次上市,对于阿里而言,是多了一个上市交易所,可以再募集一笔资金。“现在外界传闻阿里大约募集超100亿美金。”杜先杰认为,阿里回港上市势必会吸引更多中国的投资者进入。
对于阿里股东大会上通过的“一拆八”拆股方案,杜先杰认为就是为来香港上市解决技术上的一些问题。
截至记者发稿前,阿里的股价近173美元/股,折合港币超1000元,“如果按1000港币的绝对价格来看,股本过高。”杜先杰说,目前港股最高的股价也就是上百块的,那么阿里将股本拆成八分之一后的价格,相对来说更接近香港股票市场的行情。“这是阿里为港股上市,向前迈进的一步。”
梁冠业认为,这一拆股方案对于阿里总体价值没有太大影响,只是股本拆成八份,总体市值与美股一样。他预计阿里回归港股后带来的变化,会有更多国内机构或散户投资者免去了在美国开户买股票的麻烦,对于阿里公司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和参与度,对于公司的股东分布会是一个利好。”
一直在做空美股中概股公司的周响东,在近期走高的市场中并没有投入打新的准备,他更善于预判接下来像蔚来汽车、瑞幸咖啡这样的美股上市企业的衰败迹象,谈及阿里,“整个互联网行业里面,我最看好它。”
伴随着阿里回港二次上市的频频动作,外界有一些声音认为,阿里当年在港退市,后去到美股成长为具有千亿市值的巨头,如今再来香港上市无非是圈一波钱。“阿里回归港股并非刻意为之。”鲁晓东说。他认为,当年在港股上市的阿里和如今的阿里,其内涵早已大不一样。
2007年时,阿里旗下的B2B公司最早登陆港交所,“这一块业务是阿里发展相对较早也较快的,”鲁晓东告诉记者,阿里尔后又衍生出了对标eBay的C2C业务淘宝网,以及覆盖了金融、物流等多方面的支付宝、菜鸟网络等业务,“都不在上市主体里”。
随着阿里的生态愈发强大,“港股上市的业务规模相较集团体量而言,可能也就占几分之一,很小的一个体量。”鲁晓东形容现在的阿里,“已是一个庞然大物”。
但从本质上看,由于阿里实行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使其形成了董事会仅领导公司,合伙人绝对领导董事会的企业决策架构模式,但港交所却坚持同股同权,拒绝其上市申请。
2018年4月30日,香港正式启动了新的上市规则,并接纳了拥有同股不同权股权架构的企业来港上市,或此类企业来港二次上市。此后,港股便迎来了像小米、美团这样的新经济公司,并成为同股不同权企业的代表。
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宝宝树,也于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其创始人兼CEO王怀南日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谈及了阿里。“一般企业退市,都会给出一个比较高的价格,至少对得起投资人,股东才会批准退市。”王怀南说,当年阿里第一次在香港上市时的市值并不算大,且连续破发,最终顾及投资人利益,却以发行价退市,其特殊之处在于这在往常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状况,“投资人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可能的机会成本。”
2014年阿里在纽交所上市,以高达250亿美元的融资额规模,创造了当时有史以来的最大IPO。当天收盘市值就有2314亿美元,直接超越了Face-book,成为当时市值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时光流转,阿里目前的市值已接近4500亿美元,相当于3.5万亿港币、2.8万亿人民币。“它已经羽翼丰满”,在王怀南看来,“此时其回香港也是水到渠成。”
阿里和腾讯将对垒?
在周响东看来,阿里的业务稳定程度更高,管理层的能力远比其他公司优秀,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特别是消费互联网都是强者通吃的时代。”他称,未来的消费互联网端,以阿里为代表的阿里系和腾讯为代表的腾讯系会打得很厉害。
假若阿里在今年回归港股上市,周响东预计,其将与昔日的港交所“股王”腾讯展开强势对垒。“腾讯系是散兵游勇。”在周响东的分析里,尽管腾讯投了一堆公司,但由于本身的整合能力相较阿里较差,这样以来,业务开展和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便不言而喻。
阿里的投资版图既清晰且都是协同性的,“阿里是集团军。”周响东说,散兵游勇看上去规模虽大,但像京东和拼多多这样的公司在腾讯体系里几乎难以协同,相互竞争之下导致腾讯的竞争力相对减弱。
阿里持有宝宝树约10%股份,宝宝树与阿里在电商业务上又有着强链接关系。不同于阿里投资其他公司,“坦率地讲,从将两套系统在底层架构上彻底打通来看,宝宝树与阿里在无缝链接程度上做得是最强的。”王怀南十分欢迎这个巨大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能像宝宝树一样来到港股市场。不过,这件事情发生与否,他说,“对我们的战略及执行影响并不大。”
王怀南不止一次提及,“希望看到更多像当年的阿里一样的企业,用新经济的思维方式去走上资本市场。”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他看来,从去年开始,港股的改革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但这还需要经过若干年的改革开放建设,监管机构日趋成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不但规则包容度高,而且交易量活跃,投资人心智丰满的市场。
杜先杰认为,中美博弈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包括企业上市地点的选择等,不仅阿里备受关注,今后或有更多大型美股中概股会考虑“回家”。
除了阿里,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被问及是否愿意回A股上市的问题时表示,“我们当然会考虑。”中芯国际也已从美股退市,中手游科技从美股退市后,正在港股二次申请IPO等。
曾经港交所错过了阿里这样的巨无霸,香港也错过了“一个互联网时代”。在鲁晓东看来,错失阿里不仅仅让港交所在国际的地位下滑,更让香港为此付出了更多代价。
由于美国以AB股发行的企业早有先例,同时还接纳“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这个市场的包容度够高,让不少在港股碰壁的企业喜欢到此上市。除了阿里,像百度、网易、新浪等互联网科技企业,甚至像学而思、好未来、新东方这样k12教育企业都选择了美国上市。
“代表中国未来活力的优秀公司,‘半壁江山’没有在国内上市,这对我们国家本身而言其实是不利的。”鲁晓东直言,华尔街收割了大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上市红利,让港交所真正“痛”到了,才知道要开放化一些。
鲁晓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今阿里在美股一天的成交量接近100亿美元,假设它当时在港交所上市,港交所的印花税是1‰,且是买卖双方都会收取,这样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乘以2‰,一天的印花税就达2000万美元。“如果在港交所依然能维持这么大的交易量,就表明我们中国人每天要损失2000万美元的印花税。”
鲁晓东补充说道,“这还没有算在港股或A股上市,带来的如此多的证券交易商佣金,以及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在香港或大陆开户带来的资金流结算……”
当前我国之所以大力推科创板,被鲁晓东视为我国在变革投资市场中的重要举措,他认为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能让中国更多“未来的阿里”、“未来的腾讯”在国内或至少在香港“开花结果”。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