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层之间的连接形态是波浪状的,它给表皮层提供机械支撑,使两层相互粘在一起,以支持皮肤结构稳定。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采用3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成功模拟上述波浪状连接形态,用该模型每次可打印10层真皮和8层表皮人造皮肤。
据介绍,打印人造皮肤使用了生物材料,其中真皮层材料使用“生物墨水”与成纤维细胞等混合,表皮层材料使用“生物墨水”与角质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等混合。测试显示,这种方式打印的人造皮肤可在长达3周内保持原有尺寸。
“生物墨水”是用于3D生物打印的基质材料,类似细胞外基质环境,便于打印后细胞进一步发育,并建立细胞之间的通信。相关论文发表在《生物打印》杂志网络版上。
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在3D打印出的皮肤上生长毛发的可能性。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