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高透明度和信息不可篡改的固有特点,从技术上构建了一种信任机制,为公益机构和平台提供公信力,杜绝爱心被滥用辜负的情况,让人人都相信一点爱,构筑信任社会。
早在2013年,壹基金工作人员就曾在微博上公布比特币捐赠地址,通过线上募集比特币再变现的方式为雅安地震筹集善款,并成功募集到以当时汇率价值超过20万元人民币的善款;2017年3月,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从实现捐赠数据上链,截止2018年底,被区块链技术记录的捐赠信息已经涵盖超过4000万用户,向近2000个公益项目捐款超过5亿元,捐款人次超过4亿,这些数据均可以查询并溯源;2017年9月,由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发起的“守梦天使寻找之旅”公益项目在京东公益物爱相连平台正式上线,是全国首例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物资公益捐赠流程追溯的尝试,通过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的结合,实现捐赠物资的全程流转信息上链,保证物资流转信息的透明可追溯,大大改善了网上捐赠者的用户体验;2017年10月,腾讯可信区块链研究院正式推出“公益寻人链”平台。腾讯可信区块链通过区块链技术,同时链入全球PFIF寻人协议和我国多家寻人机构与平台,搭建起信息能够实时沟通的“公益寻人链”,通过使用“公益寻人链”,公益慈善机构可以完成数据的分享,使各个机构更高效的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各个寻人机构依然能够保持各自独立的筛选机制和自主性;2018年4月,成都青年志愿服务区块链联盟成立并发出了全国首张青年志愿服务区块链证书。作为全国首个群团组织区块链联盟,该系统可以记录志愿者活动记录、服务时长、公益积分等数据,并生成唯一、真实的志愿服务区块链证书,为今后志愿者的认证和管理夯实了技术基础。
数据上链后,实现的善款的公开透明,很大程度上挽救了公众对公益机构和平台的不信任,解决社会信任危机,推动社会发展。用户能够查询捐款时间、金额和钱财去向,包括捐款的累计金额、转账机构、接受转账的机构以及拨付用途等等。利用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建立全新的信用认证机制,提升公益行业的管理水平。比如说,将公益活动的数据一一记录在案,作为评断志愿者、公益平台和公益机构的依据,即节省人力物力,又能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区块链的开放特性则进一步降低信息系统运营成本,减少信息共享负担。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成立公益组织联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保证各机构独立自主性的同时,又能进行大数据的共享,助力公益机构之间的合作。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目前的区块链公益场景的应用还停留在基础技术阶段,比如信息上链、信息溯源、信息共享等,仅仅只是相关方的前端信息交互,具备的优势并不是绝对而不可替代的,而区块链+公益在用户的参与度上也尚有欠缺。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