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湖南三湘银行将利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赋能实际业务场景,搭建“互联网+金融”开放平台,践行普惠金融。三湘银行是全国第一家加入上海票交所、第一家在沪深交易所开立账户的民营银行,旨在打造金融产业生态圈。
银行可谓是几乎与每个人的一生都要打交道的机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反而对中心化的银行机构不信任,甚至厌烦于银行每日的理财产品推荐等。阿里的蚂蚁金服副总裁、技术实验室负责人蒋国飞曾说过,“在数字时代,区块链是‘解决信任’最理想的技术方案”,多家银行金融机构都有在布局金融新科技,探索“概念式”到实际落地的可能。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相关应用中,几乎都能发挥作用,比如供应链金融、资产交易、金融风控等等,而银行有着庞大的C端用户,结合区块链能提升诚信度,增加C端用户粘度。早在几年前,浙商银行就推出过移动数字汇票平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应收款链平台,该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特性,有效解决企业应收账款的真实性确认、实现资金的快速流转,安全高效也有助于企业和银行业务的执行,去中心化实现了企业的唯一签名,密钥一经生成后不能更改,银行等任何第三方均无法篡改交易信息,最大程度保证资金和信息安全,此外,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也可保证应收款各类交易根据智能合约规则自动履行,防止老赖等的产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彼此的利益。
《区块链金融应用白皮书》中指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能简化程序,不过就目前而言,多数还是概念证明阶段,集中在银行的非核心业务应用。主要的困难在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缺乏与之配套的生态系统,银行需要接受对手方的评估系统,金融机构与用户同意将财务信息储存于分布式账本中,尽职调查与担保文件模板需要一致互认,其中牵涉的具体落实操作复杂而庞大。区块链在跨境交易方面也有其有利之处,可以降低银行跨境交易的时间和成本,但是会影响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在瑞士、意大利等国家,银行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于跨境交易的费用和佣金,那么必然将在区块链改革中持保守态度。
区块链金融在资产证券化、保险、资产托管、贸易融资、权交易收割、银团贷款等场景上的应用都是广阔的,虽然目前还有待规模化和成熟,但是国内外的银行都相信其前景以及带来的改变。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