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8年,区块链经历过辉煌,也陷入过泥潭。成也ICO,败也ICO,颇有一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唏嘘之感。
喧嚣过后,有人反思,有人离场,有人蛰伏修炼。区块链行业是南柯一梦吗?这一切是否仍值得倾注心力?区块链未来发展的“不二法门”究竟在哪里?
“不二法门”是佛教用语,“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意思是说,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
佛语的教义,又何尝不是在说区块链行业呢?
区块链可以是魔鬼,也可以是天使。走向极端的区块链逃不脱人类贪婪和欲望的裹挟,而失控之下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变成魔鬼。
BTC让互联网第一次能够不受束缚地进行价值的流转,这是天使的眷顾;但当BTC遇上暗网,毒品、色情、暴力的匿名交易将区块链变成了魔鬼。ETH让互联网第一次能够基于智能合约发起超高效率的股权众筹,所谓的“自金融”时代便是天使的眷顾;但当ETH引发的ICO狂潮遇上空气币、传销币、微商币,无休止的割韭菜、跑路、归零再次将区块链变成了魔鬼。当陈安之们、罗玉凤们等各色人们怀揣各种目的鱼贯而入区块链行业的时候,中本聪那一份用技术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极客精神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事物的发展自有其应客观遵循的阶段,剑走偏锋式的投机只会带来泡沫,却带不来行业可持续的繁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区块链当前的发展阶段就像是五年前的人工智能硬件,十年前的智能手机,二十年前的PC。倘若没有物联网、AI、大数据、云服务、4G通讯网络作为基础设施支撑,再好的愿景和技术也无法落地。
对于区块链而言,在基础设施搭建和商业模式培育的初级阶段,却已经开始梦想着暴富和收割,过早透支了全社会来之不易的关注和信任。
为实体经济创造价值才应该是2019年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不二法门”。这是区块链最简单的出路,但又是最困难的出路。大道至简,简单到只要回归初心、返璞归真即可;但又难到需要一次彻底的行业洗牌和出清,这甚至可能成为压垮某些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抑或是很多人的职业发展的不归路。
相比于离经叛道式地追求“短、平、快”的极端收益,这一“不二法门”指的是以务实的方式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从而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的行业繁荣。通过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切实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以节省的成本或增加的收益作为区块链企业的营收来源。
一方面,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区块链可以降低信息的信任门槛,节省原本为了数据确权、尽调、存证等支付的成本。
首先,区块链可以减少多方记录校验成本。数据记录的一致性是最基本且传统的信息交流要求,信息系统的出现正是为了提升数据记录的一致性和处理效率。传统的中心化信息系统通过信息中介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一处理。但这一模式中,信息中介的可靠性、客观性、独立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区块链系统通过唯一且一致得全局同步数据记录,来突破全局多副本的数据存储模式导致的复杂低效的瓶颈。
其次,区块链能够简化信息传播流程,降低信息传播成本。信息和数据公开的成本包括系统建设成本、信息维护成本以及官方确认发布需要投入的成本。区块链多方参与共识特性使得区块链上的信息在被确认生效的过程中,就完成了信息公示过程,既节省了信息公示的成本,也节省了信息确认的成本,同时减少了最终记录出错的可能性。
最后,在应用场景方面,如在跨境支付和资产ABS融资领域,可以通过区块链方案以减少以前必要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数量及对应开支。此外,在资本市场交易后结算和监管报告这部分也可以进一步省出资金。与银行一样,政府记录,保存和验证(公民信息)的核心功能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基础实现,从而节约大量行政开支。花旗银行首席技术官Amit Varma曾表示,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70%到80%。
另一方面,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区块链可以实现高效灵活的多方协作,使得原本需要多方确认的流程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第一,区块链可提高业务关联方信息交互流程的效率。区块链“去中介”的特征指的是通过理清业务边界、合理设计业务数据权限和控制、增加各方及时校验等业务环节的方式,将多余的参与主体、操作环节、权限流程、外部交互进行简化。对于区块链系统来讲,记账、确权及交易过程完全被整合在一个系统中,大大简化了传统交易记账所涉及的交易系统、清算系统、结算系统等多系统模式,既保证了处理的客观性、高效性,又使得参与主体可以更透明地监控整个交易过程,便于多方及时发现问题、沟通并解决问题。
第二,明确的校验方法有助于帮助多方快速达成共识。区块链的强大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中明确的校验方法。有交易需求的节点通过签名、加密、摘要等处理方式形成有效的全网所有节点都能看懂且能将参与验证的交易信息发给其他节点,并由全网节点对其校验和记录,最终被全网节点校验并保留在有效的区块链中。在此过程中,全网参与的节点都有明确的校验方法,通过检查区块链的签名信息、前面区块中未花费交易的有效性,任一节点产生的交易信息都有明确的验证途径。
第三,相比于传统的、已颇为成熟的数字化多方协作系统,基于区块链的协作系统更适合于牵涉资金往来、有数据敏感性的场景。例如,流量主与广告主之间流量变现的分账,应以哪一方的数据为准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难题,数据弱势方往往面临被“宰割”的风险,而多方协同分布式记账、智能合约转账的方式可以将解决这一问题的效率成倍提升。另外,银行基于可信的区块链应付凭证借款,可以把应收账款在1秒钟内贴现给企业,这对于资金链紧张小微企业来说,账期这座原本数以月计的“大山”终于消失了。
以区块链为企业提质增效作为核心出发点的发展模式,与过去野蛮生长的“发币->ICO->炒币价->收割”模式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区块链的自我定位要从“Token的内生价值”向“服务创造价值”转型。
层出不穷的各种区块链大会、社群、媒体,将不再是区块链价值的定义者。区块链项目也需要从过去追求抛头露面以提升曝光度、关注度和粉丝数,转而向各个击破实体经济的痛点演进。从这一视角出发,意味着区块链本身并不应该成为焦点,而区块链解决了什么问题才是重要的。
或许区块链成功的时候,就是我们已经意识不到区块链存在的时候。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