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突破舒适区,做理想的自己 | 2018年终总结


⼀年的时间很快,⼀不留神就发现2018年已经接近尾声,算下来从2013年毕业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5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给⾃⼰写⼀份总结,来回顾这⼀年来做过的事和收获的成⻓。

突破舒适区,做理想的自己 | 2018年终总结

先来简单回顾⼀下今年⾛过的路。

在2016年之前,我做的项⽬⼤多数都是ToB端的PC产品,由于公司和⾏业的原因,那些产品⼤多数都不⼤需要太多设计形式感,设计成就感不⾼。所以在16年下半年的时候,⾯试去了360,想从移动端最底层的OS做起,深⼊了解移动端的设计。待了1年多发现,OS的设计也略显枯燥,更多的还是追求⼀致性,可供设计创意的地⽅并不多,也许是我还没发掘出其中的精髓。

18年年后,我就萌⽣了想换⼀份更有挑战性的⼯作的想法。在深圳的话,腾讯就成了换⼯作的⾸选,然后从3⽉多开始⾯试,到5⽉多⼊职,过程还算顺利,也不禁感叹,⼤⼚的⾯试流程是真的很⻓。可能是试⽤期时间⻓短的不同,在腾讯这边给的适应期明显⽐在360短很多,新⼈培训完没⼏天,产品就开始催需求了,然后就开始忙的⼀发不可收拾。

来这边短短半年,就做了好⼏个项⽬,每个项⽬的节奏都⾮常快。做的项⽬类型也各不相同,从运动做到短视频,到现在在做的3D游戏,设计内容跨度⾮常⼤。在项⽬中做的活也⾮常杂,从视觉到交互,动效,3D建模,UV,甚⾄连代码我都参与写了,所以连续半年都是晚上11点多才能回到家,这不禁让我流下了⼼酸的泪⽔。

然⽽,让我感到⾃豪的是,即使如此忙碌,我也还能坚持每周翻译⼀篇英⽂⽂章,为⾃⼰点个赞。

简单聊完了今年的⼀些事,下⾯想聊聊⾃⼰在这⼀年中,⼯作、⽣活、成⻓⽅⾯的⼀些感悟。

一、关于工作

来腾讯之后,最⼤的惊喜就是遇到了⼀位好的导师,从导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如对设计严谨的态度,对细节的把控,对于设计流程的重塑等等。⼀线⼤⼚⾥的⽜⼈真的很多,身在⼀群⼤神的周
围,⾃然⽽然的会对设计有更⾼的要求,想偷懒都会被⼈推着往前⾛,这些往往是⼩团队⾥很难有的。

以前觉得只要做好设计执⾏就可以了,但在腾讯做的更多的是关于设计的思考。会花很多时间做设计前期的推导,要把设计做到有理有据,经常要做总结,提炼想法,这些对能⼒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的来⼤⼚,对于⾃⼰的成⻓真的很有帮助。

另外,下⾯⼀些感悟也是来了这边之后学到的,跟⼤家分享分享。

1. 所谓沟通能力,不是只会聊天

有些⼈觉得,⾃⼰平时很会说话,跟朋友很能聊就是沟通能⼒强。其实,有可能很多时候说都是废话,真正的沟通能⼒强,我理解就是你能⽤最简单,最精简的语句说清楚你的意思,并且让对⽅听懂。

从我⾃⼰的经验来说,做好下⾯2个点对提升沟通能⼒来说很重要:

(1)要有更广泛的知识面

在腾讯这边做项⽬时,因为⾃⼰具备开发背景,在项⽬中⾃然就承担起了与开发对接沟通的⼯作。我的沟通能⼒体现在能快速弄清楚开发和设计两侧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甚⾄能⾃⼰写代码做出demo给到开发,很快就能让对⽅明⽩想要的效果。所以我觉得,有精⼒的话多涉猎⼀些⼯作上下游岗位的基本技能点,对沟通能⼒的提升绝对有好处。

⾄于对⾮专业领域的知识应该了解多少,我觉得能做到不求甚解即可,当然如果确实有兴趣,潜⼼研究也是极好的,说不定你就能成为你的新职业。

(2)更多总结提炼

都说⼲得好不如PPT写得好,但其实回过头来想,能把⾃⼰做过的事,清晰有条理的表达出来,不也正是⼀种能⼒的体现吗?总结能⼒的提升,依赖的也是平时的多练习。拿我⾃⼰来说,我习惯每天写总结,会记录今天做了哪些事,花了多少时间,以及今天的⼀些思考和发现。

这个习惯从2013年刚⼯作就坚持在写,到现在已经写了不下1000多篇(⼯作⽇记录),这个⽅法帮助我提升了总结和写作能⼒,在类似于做总结,写⽂章时⾮常有帮助,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这个⽅法。

2. 学会在团队中更好的生存

在多⼈团队合作中,⼀⽅⾯是需要找到⾃⼰的价值和定位,另⼀⽅⾯也需要注意保护⾃⼰,不要被⼈轻易甩锅。

(1)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活,获得价值感

我记得在⼀次项⽬中,前期的很多任务都是被动接受,由于缺乏⾃⼰的独⽴思考,没有成就感,甚⾄还⼀度⾃我怀疑。后⾯,通过主动在项⽬中找到⾃⼰擅⻓的事,⽐如做动画,做3D,与开发对接之类的活,发ഀ⾃⼰的优势,获得了成就感,也得到了团队的信任。

(2)多同步,不仅仅是信息同步,更是保护自己

多⼈合作的项⽬中,作为设计师经常容易背锅,⼀⽅⾯是因为设计师的⼯作常常难以量化,另⼀⽅⾯也是因为设计师往往不善于⾔辞。多同步⾃⼰的设计中间过程,⽽不只是最后的设计结果,既能让⾃⼰的设计更有说服⼒,也能起到保护⾃⼰的作⽤。

在这边刚开始做项⽬时,由于同步的意识不强,虽然设计做了很多事,但由于没有去多曝光设计的中间过程,导致了与领导之间的⼀些信任问题,吃了不少亏。

3. 做UI更是做品牌

“UI不只是界⾯,图标,更是品牌的⼀部分”。来腾讯之前,我对这⽅⾯的认知是不够的,觉得UI就是做好⽤户界⾯和体验,与品牌之间的联系,思考的很少。但我发现,这边的设计⼤神们在做设计时,更多做的品牌相关的设计,⽽UI只是品牌在界⾯中的⼀个落脚点⽽已。

很多⼈会好奇腾讯这边的设计师如何做项⽬,为什么整天都那么忙,我就拿我在腾讯这边做的⼀个项⽬来聊聊这个话题。

在腾讯这边做UI,我觉得更多的是在做品牌。在⼀个产品发布之前,我们会做多个⽅案,⽽且还要保证每⼀套⽅案都要有⼀套完整的体系,UI中的各个元素都要能串联起来,得有特点,有说法。

要想让你的⽅案与众不同,就需要进⾏⼤量的尝试,像⼀个图标画⼏⼗个⽅案都是常有的事,这些都是⼯作量。但其实最难的还不是执⾏,最难的是要有想法,⼀个完整的,合理的设计思路才能够让你的设计更有说服⼒,花在思考和摸索上的时间会更多。

这⾥也有⼏点⼼得想和⼤家分享:

(1)选能代表品牌特征的元素来设计

做⻛格尝试的时候,并不需要把所有⻚⾯都画出来,只需要把能代表品牌特征的元素做好就是⼀套⽐较完整的⽅案了。在UI中,常⻅的可以作为设计点的元素包括:空状态⻚⾯、图标、Loading状态、动画、配⾊、板式、纹理图案等等。

(2)品牌概念的正确推到

始终围绕产品定位和⽬标去思考⼀些关联物品,最好是⽐较具象性的东⻄,能够让⼈在脑中产⽣视觉印象,有图形能够⽅便提取。⽐如做知识类的应⽤,与之关联且具象的词假定是便签纸,那么便签纸的特征是很容易抓住的,有层叠关系,有折⻆,有配⾊等等很明显的视觉特征,围绕这些视觉特征去发散就可以⽐较直观的得到UI中的视觉要素。

这个是我⾃⼰做项⽬时会有的问题,我经常会在⼀个⽅案上磨细节,然后由于没有⽐较,看久了就很难找准问题。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快速出⾄少3个以上,差异很⼤的版本,有了明确的对⽐才能⽅便⾃⼰做决策,这对效率的提升⾮常有帮助。

(3)多看,多搜集

前期做⻛格探索的时候,⼀定要多看,多归类。平时多玩⼀些各种新的应⽤,像Appstore⾥⾯每天推荐的或者热⻔的应⽤是⼀定要下载下来把玩的,有不错的还需要截图收集起来。⼀旦发现⾃⼰想要的⻛格效果,思考怎样与我们的设计⽬标有结合,并动⼿尝试。

二、关于公众号

聊完了⼯作上的⼀些感想,接下来我想说说我做的公众号,毕竟很多⼈认识我也通过这个公众号才知道的。今年做了⼀件⾮常有意义的⼀件事,那就是有了⼀个⾃⼰的公众号,并且到⽬前为⽌,持续输出了45篇原创译⽂,外加3篇原创sketch技巧⽂章。

其实最初做这个公众号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设计理论知识不好,英语也不⼤好,想着通过做公众号的形式,固定时间更新,逼⾃⼰去⼤量的阅读。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开阔⾃⼰的眼界,学习设计理论,同时也还能学习英语,何乐⽽不为呢?

我记得第⼀篇⽂章发出去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担⼼翻译的不好,担⼼会没有⼈看,没想到居然有不少⼤佬帮我转发了,很感激。因为写公众号,也结识了不少设计圈的朋友,经常有朋友通过各个平台,找到我的微信,希望与我有⼀些交流,⽽我⾃⼰也乐于讨论,从他们那⾥我也学到很多。

半年的时间,没有做任何推⼴,公众号从0到现在有近万⼈关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既是⼀种肯定也是⼀种责任。

⼀件蛮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我要求⾃⼰做⼀篇译⽂前都要跟原作者沟通,获得允许后才会翻译,⽽且会把翻译后的中⽂版本再发回给原作者,原作者⼀般还会转发我翻译的译⽂,我也因此交到了不少国外的朋友。

所以,我发现,⼀件事你只要认真去做了,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关于生活

我记得今年有段时间经常能看到⼀些猝死的新闻,加班最狠的那段时间,我对⾃⼰的身体也经常表示担忧。身为设计师,经常加班,⽣活不规律是常有的事,所以,我觉得健康管理对于设计师来说,⾮常的重要,身体不好,还怎么去追逐梦想。

(1)健康管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每天尽可能保证⾃⼰的⽣活规律化。早上7点左右按时起床,然后到公司好好的吃个早餐。晚上回到家,不管多晚,我都会按照keep上的要求进⾏锻炼并且还会额外再加⼀组100个俯卧撑,这个锻炼计划⽬前已经持续了500多天,从未间断。

有些⼈会说,做运动很难坚持下去,问我有什么诀窍,其实我也只是纯粹靠着意志⼒在撑着,每当想偷懒时,就提醒⾃⼰:“你都坐了⼀整天了,现在只需要花个10来分钟就能让⾃⼰保持健康,有什么理由不做呢?“

这项锻炼计划,也给我⾃⼰带来了很⼤的收益,身体明显强壮了,连感冒都少了很多,相信今后还会⼀直坚持下去。

(2)时间管理,我是如何做到时间管理的?

经常有⼈说我的时间管理的很好,⽐如每天做练习,每周能做译⽂之类的,我觉得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多列⼀些计划,然后再加⼀些毅⼒⽽已。我基本上是在每天来公司的路上把今天⼀天⼤概要做的事提前规划好,并记录下来,晚上离开公司之前,再对照着早上的计划进⾏核对,简单总结⼀遍。

我会利⽤午休的时间,花1个⼩时左右来找译⽂,浏览,收藏,申请授权之类的事。对于时间管理,还是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的⽔,挤挤总是有的。

四、关于成长

昨天还有朋友问我,⾃⼰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提升?我的回答是:迷茫其实谁都会有,包括我⾃⼰,我曾经也有迷茫的时候,甚⾄不⽌⼀次。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就是⼿上的功夫跟不上⾃⼰的梦想,你需要做的就是更加努⼒的练习,不断的去做东⻄,并从中总结,⾃然就能看到未来。

拿我⾃⼰来说,我⼤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跟设计毫不相关,那如何做好设计?

我觉得能做的只有多练习。我从14年开发转设计开始,我就给⾃⼰定了计划,坚持每⽇⼀练,做了⼤量的练习。⼀开始是临摹,然后是慢慢的在临摹的基础上改点⼩东⻄,再到最后⾃⼰可以根据⾃⼰的想法设计点⼩作品,⻓期的练习让我得到了技法上的快速成⻓。我把这些练习发在了站酷、UI中国和追波上,但其实还有很多作品并没有发出来。

我记得,我原来在朋友圈有做过100天挑战,每天发⼀张作品,连续坚持100天,那时候360的总监还时不时的会给我发的作品点个赞,可能看到了我对设计的态度,让我加⼊了360。后⾯⾯试腾讯,这边的⾯试官也是看到了我的这些⼤量练习,我觉得可能也是感受到了我的勤奋,才让我过的吧。

所以,我⼀直坚信的⼀句话就是:越努⼒,越幸运!

五、总结

最后总结⼀下今年的⼀些感悟:

  • 第⼀,不但⼯作要做好,输出表达也要做好,不做只有苦劳的⼈。
  • 第⼆,技能树多点⼀些不会错,有精⼒就多学⼀点。
  • 第三,身体是⾃⼰的,多锻炼,健康的⼈⽣才有梦想。
  • 第四,有想法了就赶紧去做,⼀定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另外有⼀个点想说的就是,除了公司的⼯作之外,最好能有⼀个属于⾃⼰的⼯作,这很重要,最起码,你还能在⽇复⼀⽇的重复劳动中找到⼀些⽣活的新鲜感,甚⾄是⼀些期待。

2018年过的太快,太快了,这是我⼯作以来过的感觉最快的⼀年。我估计以后的⽇⼦,还会变得越来越快,珍惜时间,努⼒过上⾃⼰理想中的样⼦。

 

作者:彩云Sky,公众号:彩云译设计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