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低盐就一定利于健康吗?关于这点尚未“盖棺定论”。
盐的价值
首先熟悉一下食盐,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此外还含碘、钾、钙等元素。
氯化钠是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电解质,具有保持体液平衡、介导神经传导和参与肌肉收缩等重要作用。
如神经细胞存在一种钠离子-钾离子通道(又称钠钾泵),它对神经兴奋传导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临床常用的生理盐水对维持渗透压和保持电解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细胞
食盐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是家庭必需品之一,历史特定时期还上升到战略物资地位,凸显它的重要性。
大多数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食盐,这对于增加食物的风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高浓度食盐还有防腐作用,这也是腌制食品的由来。
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何贴上“坏人”标签呢?一切都源于食盐与血压的关系。
盐与血压
盐可影响肾脏水代谢,钠离子可抑制水排泄,从而具有保水作用,血容量的增加自然升高了血压。
此外,钠离子还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通过引发血管狭窄而导致血压升高。
原本钠离子正常的生理功能由于长期高钠而损害健康,最为关键的是钠离子这种升高血压的效应对正常人而言影响较小,而对高血压患者危害则较为明显。
一项研究表明,相同高盐饮食对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影响可达5.4毫米汞柱,舒张压影响2.8毫米汞柱;而对血压正常人群则只有2.4和1.0毫米汞柱。
钠离子危害还在于可加重高血压引发的心脏病和中风等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因此提倡盐限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低盐危害
提倡盐限制是否就意味着低盐饮食健康呢?事实远非如此。
钠是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阳离子,具有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因此高钠固然不好,但低钠也未必健康。
尽管肾脏有强大保钠功能(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但皮肤排泄并不遵从这一原则,这也就是为何夏天需通过盐的补充来维持电解质平衡,进而避免中暑的缘故之一。
因此,长期低盐饮食势必造成潜在低血钠的威胁。
病理情况下低血钠可引发疲劳、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内稳态紊乱等临床表现,而隐性低血钠(长期处于钠离子平均值下方)也会对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大量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2003年,丹麦学者在的一项研究表明,低盐饮食增加了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脂肪)含量,而这二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研究小组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团队等发现低盐饮食是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6年,著名杂志《柳叶刀》刊发了一篇文章,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饮食,低盐饮食人群发生心脏病、中风和死亡风险大增,从而意味着并非盐越低越好。
因此,我们对盐(或者说钠离子)可能过度妖魔化了,它参与血压形成的作用想当然认为盐少就是健康,甚至到谈盐色变的地步。
这种矫枉过正的态度大可不必,对于严重高血压患者和钠敏感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适度控盐确实必要,而对大多数人而言,保持正常盐摄入即可,适当超出推荐值也不必过于担心,毕竟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摄入的盐基本都可通过尿液排出。
相反,低盐饮食则存在发生低血钠风险,而钠离子本身的无可替代性又造成相关代谢障碍的发生,进一步损伤健康,最终得不偿失。
本文专家:郭晓强,博士、生命科学领域科普作家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