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接下来,我将以更聚焦的态度,在中国和美国的商业文明领域展开总题为“文明大视野”的体系化建设。包括历史的梳理,理论的建构,案例的总结,以及传播与推广,等等。这个工作,少则五六年,也可能八到十年。这就是我未来相当长时间的天职和使命。
大家可能会问,需要花这么多时间吗?值得吗?
这要看怎么理解商业文明。如果就当成企业正面宣传或反思商业弊端,可能没有那么复杂,但我对文明的理解远不止于此。我们经常说,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我的研究视野看,文明主要和以下这些方向联系在一起。
第一个方向,是语言、文字、信息、知识、符号。这些东西是人之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动物传承的东西,只能靠基因,以及一定范围内的交流,但它们无法和祖先交流,和超出自己活动范围的同类交流。而语言、文字、信息、知识、符号,类似于一种中介物,一种抽离物,被创造出来后就可以代代相传。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通过学习,可以体验无限的经验。人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创造语言、文字、信息、知识、符号的能力。
第二个方向,是工具、能量。人类之所以能从大自然中创出前所未有的财富,改善自己的福祉,归根结底是基于知识的创新、计算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的发明,能造出各种各样的工具,用工具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生产和使用工具离不开能量。正如最早的火,不仅能抗寒,也带来了利于消化的熟食,促进了人脑的发育,人脑发育又为语言文字的出现创造了基础。在火之后,蒸汽机、煤、电力、石油、核能,每一种新的能量,都为人类发展、改造自然提供了基础条件。城市之所以有比农村更丰富的物质文明,某种意义上就是支撑城市的能量要远远高于农村。所以有的人类学家提出,每人每年利用能量总量增长的运动过程,就是文化的进化。
第三个方向,是和野蛮、蒙昧对应的文明。一部人类史,既是不断争取解放、自由、平等与发展的历史,也是充满了战争、歧视、冲突、血腥与压迫的历史。从这个角度看,文明代表了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有一个文明指数公式,文明=能量X技术(Culture=Energy X Technology),我觉得等号右边加一个“绝对值”,应该更为准确。“绝对值”代表了和平、平等、自由、尊严等价值,能量与技术循此而用,才是创造而不是毁灭。
第四个方向,文明是人类积聚、连接、交流的结果。文明(Civilization)的拉丁词源就是civitas(城市),城市和农村相比的最大特征,就是人口的高度聚集、多种行业的分工并存与互动。人与人的交流、分工、合作构成了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城市因此不仅是文明的特征,而且是其载体。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指出,“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他还说,“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超过了所研究的具体事务,大学使得文化贮存,文化传播和交流,以及文化创造和发展——这大约正是城市的三项最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我们今天讲互联网的网络效应,讲高科技公司的簇群效应(cluster),讲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辐射效应,本质上都是在说,文明始于交流交汇交融。
第五个方向,从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角度看,文明意味着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人均收入等一系列指标的提高。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三个指标就是这些。从HDI看,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是过去200年。1820年之后,世界人均收入提高了8倍以上,同期增长5倍以上。公元1000年,一个婴儿平均可以活到24岁,1/3的婴儿在1岁之内死去,剩下的2/3为饥饿和流行病所困。重要的改善发生在1820年之后。德隆(Bradford DeLong)的研究证实,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97%的财富是过去250年,也就是最后万分之一时间创造的。今天的单个人可能没有历史上的先哲聪明,但每个人福祉的改善则是天壤之别。
如果在上面这样一个大的视野里进行观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最快就是最近的二三百年。从远古到近代发展得非常迟缓,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后才突然加速。
什么力量推动了这两三百年生产力和文明的迅猛发展?从微观看,就是商业的力量,企业家、发明家、金融家和无数劳动者、创造者释放的力量。企业和企业家,是商业文明创造的微观主体和核心力量。当然,在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文明的建构者,但是,商业无疑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商业文明呢?一言以蔽之,商业文明是通过商业方式对人的权利、价值、力量和福祉的实现。何谓商业方式呢?就是通过市场进行和平的交换,不是用暴力去抢,也不是按照身份等级进行计划配给。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曼德维尔曾经说,人类是残暴、贪婪和有野心的,但是这三种“会把人类从地球上毁灭的大恶”,可以被善加利用,成就国防、商业和政治,由此带来国家的强大、财富和智慧。他说有一种“天意的存在”,通过智慧的律令,那些专心致力于追求私利的人们的欲望会被转化为公共秩序。
在我看来,商业就是以和平交换的方法,将人类贪婪的欲望导入文明的轨道,让商业成为促进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阶梯。所以,我是这样给商业文明下定义的:商业文明是人类在商业实践中,在不断满足人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具有创新性、扩展性、延续性的观念、制度、规范、模式、生活方式等等。
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创刊的时候,我写了一个发刊词,其中的逻辑是四句话:商业改变世界。商业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世界改变商业。
在多年的研究与观察中,我清楚地看到,人类贪婪的欲望是不会消失的,并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压力乃至危机。一部商业文明史,也是不断从危机中汲取教训的进化史,但教训永远不会止息。商业和金钱的扩张,如果没有“绝对值”的限制,必将一次次出轨,如同我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看到的那样。“商业是一种责任。负责任的商业,就是一种文明。没有文明的商业,就没有文明和谐的社会。”这些13年前写的话,仍在我心中。
商业改变世界,也被世界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制结构、治理水平、社会文化、价值伦理,对商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对创造者权利的尊重与保护,没有清廉高效的公共服务,没有可依赖的法治体系,没有开放兼容的文化理性……如果没有这些配合,中国商业的未来很可能被机会主义的阴影威胁,被既得利益的固化侵蚀,被社会鸿沟的扩大影响,被粗放增长的压力制约。这都是多年前的观点,至今也不变。
亚当·斯密最早说出了“无形的手”这一创造财富的基因,英国的历史学家汤恩比也说过,“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过去的40年,中国幸运地选择了现代化和开放,选择开眼向世界,向最先进的经济体看齐;选择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之路。这种“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调动了中国人的创业、创新、创造、创富的热忱。在我研究美国商业文明的过程中,类似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而激发民众创造力的案例也比比皆是。1862年,林肯签署《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宅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美国西部大开发,在相当程度上受惠于《宅地法》。
以大跨度的时空对比研究中美商业文明,有很多相通与借鉴的地方。这种研究是艰苦的,但也充满了发现的喜悦。而我最深的体会是,每一种商业文明都深植于民族的文化中,就此而言,商业文明的发展有早有晚,有快有慢,但并没有天然的优劣之分。差异并不等于差距。只要中国坚持开放的胸襟和眼光,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终有一日,中国的商业文明不仅令国人感到骄傲,也会成为世界商业文明的宝贵财富。
本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