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至少有9家公司因合同纠纷将ofo告上法庭,涉及物流运输、房屋租赁、广告费用、拖欠货款等多种事由,部分案件已达成和解,尚有多起仍在审理之中。
同时,ofo还涉及多起劳动合同纠纷。东峡大通在深圳、杭州、唐山等地的分公司曾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工商部门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公开资料中,正在或曾经起诉ofo的公司分别为:白马(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兰州雄飞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淄博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武汉光谷创客街区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倚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凤凰。
其中,涉及金额最大的是上海凤凰。今年8月,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称自2017年凤凰自行车与ofo方面签订了《自行车采购框架协议》后,双方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但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凤凰自行车6815.11万元的货款。上海凤凰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ofo 偿还货款及违约金。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ofo已经开展多项商业变现计划,包括车身广告、App端内广告等。11月14日,ofo创始人戴威在公司员工大会上表示,由于供应商债转股,目前公司资金情况正在好转,但依然很困难。
当时澎湃新闻援引ofo员工话语称,“戴威说什么都有可能,ofo被收购、合并都有可能,但破产重组是不可能的。”不过戴威并未解释为何ofo不会破产。
“也有人反映押金难退、用户流失,戴威承认现在退押金流程变得更加复杂了,但他同时表态押金是可以退的,只是周期变长了。”该员工说,戴威透露ofo现在资金比之前好多,但还是比较困难。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