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12月9日浙江卫视新一期《演员的诞生》播出之后,演员袁立接连发布微博,称节目组后期将她剪辑成一个“神经病”。
12月14日,袁立再发微博称,这件事“闹得全国沸沸扬扬,非常打扰别人!我很抱歉!我希望大家尽快不要再关注此事。
随着事态的发生,这两天微博热搜的头条推送基本上都是“袁立手撕《演员的诞生》节目组”、“袁立讨薪过程艰难”、“袁立自曝被淘汰内幕”等类似的话题。就在今天,小编还与周围几位朋友聊起最近使用微博的感受,大家都不约而同对“袁立内幕”的信息轰炸表示了郁闷,因为这种推荐既没有价值而且还引导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有热心的网民反映每次微博新版本上线她都会及时更新,最近的一次更新除了多了分享故事这个功能外,热心网民还发现现在微博首页内容也不一样了。她对这种变化很别扭。她看不到她关注的所有名人、朋友的消息了,想看林更新“吃鸡”被王思聪骂都要到搜索栏去找,太不方便了。”
除此之外,在一些其它讨论平台上也有很多网民反映关于微博“推荐”话题这个问题。
个性化推荐话题并不会让用户接收到全部想要的信息,而是有所偏重,使得微博失去自身的原本优势——舆论场的角色和明星效应。从用户的反馈来看,微博与用户之间的粘性已经受到了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微博个性化推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微博打乱时间线、引入算法推荐机制等做法,其实是为了更方便地植入信息流广告及其他类型广告,为商业变现最大化做铺垫。”某种程度上,微博是在效仿今日头条的信息流广告模式,可是今日头条近来也因为算法推荐机制备受诟病。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网络都在传送着海量的信息。也就是说,微博要完美的担负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的职责,不是单单的用算法让用户得到机器认为的个性化推荐,而是从“要我看”变为“我想看”。有时候用户被AI、被“定制”,真的是一种悲哀。
本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