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
阿里云“温暖上云”主题活动 – 3000万补贴助力中小企业寒冬突围
在Clubhouse里,用户只能语音,没有弹幕,不能录屏,不能录音,听后即焚。主持人创建房间后,跟嘉宾聊天,听众可旁听,三种身份经主持人同意后还可转换。
Clubhouse的火爆,最初无疑得益于马斯克。但Clubhouse现在仍然没有开放注册,只允许已注册用户邀请两个新用户,而且,必须是iPhone用户,邀请的方式是,把你要邀请的人的电话号码存进你的通讯录。
繁琐的流程、经济条件,筛选出了小众目标用户。现在国内玩这个的,多是币圈、投资圈、科技圈等。业内甚至认为,热潮之下,一个月之内,中国会诞生十来个声音社交工具,但我并不看好这次的拿来主义。
就Clubhouse本身而言,当下的高冷、小众特征,是其重要吸引点,但必然反过来限制其规模。而互联网的特征就是边际成本低,低成本扩张带来规模性与利润,拥抱规模,才能拥抱发展。
而且,Clubhouse虽然号称社交,但它并没有建立社交关系,是依靠话题而聚集,并非人本身的聚集,这必然影响到用户黏性。从马斯克带货Clubhouse来看,其最终也会走向规模这条道路。如果Clubhouse顺着这个逻辑走,放弃高冷路线,就必然放弃高端带来的吸引力。
在中国,其实有过成熟的语音房产品和商业模式,不少人就说,在Clubhouse里看到了YY的影子。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Clubhouse的模式,在中国已经验证过了。类似Clubhouse的APP递爪,一开始热度也很高,而现在很多局都没人讲话,已经冷下来了。
冷下来是合乎逻辑的。相对局限、小众的用户,保证了聊天、沟通的质量。但不是所有用户都善于当众表达,至于议事规则、对讨论者的尊重,在一个陌生聊天室里也很难建立。此外,Clubhouse依据话题而聚集,监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Clubhouse有“听后即焚”的特征,面对各国不同的监管力度,其成本的变化会很大。
我觉得Clubhouse真正有价值的启示更加抽象,那就是如何做减法。所谓语音,本质上是做减法,比文字群聊更简单,成本更低。另一个减法是用户的减法,克服边际成本低带来的内生性的扩张冲动,聚焦精英用户。
我觉得,如果说Clubhouse提出了某些有意义的方向的话,重要的不是技术形式,而是社交应用的小而美模式。当然,小而美是好的,也足以支持一家公司,一份事业,但注定是达不到那些大众公司的规模的。
□刘远举(专栏作家)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