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各国央行官员连续警示加密货币:区块链不适合货币领域

一、周小川连续警示加密货币投机

“2018陆家嘴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最近出现了纯粹炒作性的数字类、加密类的产品,跟实体经济没什么关系。他提出,中国从2008年年底提出这个问题,到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正式写入“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也为这个观点考察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从全球来讲,中国这方面走得还不够远、不够充分,以至于最近又出现了纯粹炒作性的数字类的、加密类的产品。

而早在今年两会上,周小川表示,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快捷性和低成本,其发展有技术货币发展的必然性。但周小川明确,要注意金融稳定、防范风险,同时要保护消费者。在考虑新技术同时,要明确新技术的服务方向。“我们不喜欢创造一个可投机的产品,让人产生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要考虑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周小川直言,数字货币不仅要给消费者和市场带来效率、低成本、安全、隐私保护,还要考虑大局,不能与现行金融秩序相冲突。

在谈到比特币时,周小川认为比特币等产品迅速扩展会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可预测的作用。目前,数字货币在虚拟资产交易上的运用,不符合金融资产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

“稳步有序研发,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降低成本,防止成为过度投机的产品。”周小川强调,如果有新技术立刻成为新金融产品或新交易板块,那就该申请的要申请、该评估的要评估,“不慎重的东西先停一停,确实可靠了再进行”。

另外,周小川还特别强调要注意消费者保护和投资者保护,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新产品要学懂了再用,也要自担风险,不是靠监管完全管得住。

二、盛松成:数字货币只能由央行发行

除了周小川在三个月内连续连续两次警告加密货币投机之外,央行高参盛松成则表达了归属权的问题:数字货币只能由央行发行。

对此,他在6月初由《银行家》杂志举办的“2018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做出了这样的表示:现代货币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家需要垄断货币的发行权,即使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从单一的纸币发展成为现代纸币和电子货币同时流通的阶段,但是它的背后仍然是国家信用,这一点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盛松成指出,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目前电子货币已经十分普遍,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等。由于在客户体验上,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很接近,所以很多人往往会认为电子货币就是数字货币。然而电子货币本质上和数字货币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电子货币实际上也是国家信用货币的实现形式,不管它是纸币还是电子货币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国家信用支撑的流通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只不过它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已,所以电子货币并不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

而对于央行是否需要发行数字货币,盛松成认为,目前我们的支付系统已经很安全便捷,也可以支持比较大的交易,甚至有研究指出区块链技术如果运用到货币上,它可能并不能促进货币的流通,反而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虽然数字货币可以跟踪资金走向,发行数字货币可以反洗钱、反偷税漏税、反贪污腐败。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电子货币已经完全能够实现这一点。

盛松成指出,“现在搞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的人大部分都是技术出身,他们认为技术能够取代制度,技术能够取代货币,但我的观点是,技术能够推动和促进货币的发展,但是技术绝对取代不了货币,也绝对取代不了制度。”

各国央行官员连续警示加密货币:区块链不适合货币领域 

三、区块链不适合货币领域

2018中国金融创新论坛后,盛松成还出席陆家嘴论坛,并撰文称《区块链不适合货币金融领域》——

第一,对区块链来说,最重要的是实际应用的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数据无法篡改的特点,有助于建立点对点之间可靠的信任,降低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比如,可以利用区块链鉴定艺术品的真伪,又比如在大众服务领域,教育过程、数字版权、知识产权、各类证书都可以利用区块链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等等。

当然,也需要思考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本,因为这是一门复杂的技术。也就是说,我们运用区块链技术所获得的收益能否超过其研发和应用成本?这一点,似乎也没有多少人在考虑,我在此也提出这一问题。

第二,区块链最不适合应用的领域就是货币领域。因为货币领域是最需要中心化的,而区块链恰恰是去中心化的。如果区块链必须与虚拟货币联系在一起,那么区块链这种技术,我认为,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虚拟货币本身就成不了真正的货币。早在2014年初,我就在《中国金融》上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题目是《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以比特币为例》,另一篇是《货币非国家化理念与比特币的乌托邦》。两篇文章从货币的本质属性出发,明确提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理由很多,半个小时都讲不完,我只讲最根本的一点,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离得开货币政策的调节,而货币政策运用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才能调节利率、汇率、物价、就业和经济增长等等。在可预见的将来,国家都不会放弃货币政策。

我认为,几千年的人类货币史,实际上只有两个真正的里程碑,这就是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实物货币的特点是自身具有内在价值,并以自身价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价换的媒介。信用货币自身并无价值,而是由国家信用支撑的,是国家强制流通的货币,它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和交易的商品。因此,现代信用货币是与国家以及现代经济社会组织形态紧密相连的概念。即使随着技术的进步,单一纸币发展为电子货币等多种形式,其背后依然是国家信用的背书,这一点并没有改变。而数字货币能否成为货币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第三,区块链的应用最好不要集中在金融领域。

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金融机构在其中起中介桥梁作用。这个中介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中介,二是信用中介。信息中介就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的信息中介作用比较容易理解,也没有多少争议,而对金融的信用中介作用,人们就未必都有深刻的认识,而这恰恰是现代金融的核心所在。所谓信用中介就是金融机构在资金融通过程中,实际上以自身作为信用的担保,保证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安全,并承担起控制风险的职责。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区块链能在其中起较大的作用吗?我们至今还很少看到真正这样的案例。

还有,效率和安全对金融来讲非常重要,而区块链并不比现行的金融系统有多少优势。事实上,我们目前的支付系统已经是非常安全和便捷的,也可以支持比较大的交易量。有研究指出,区块链在交易上的效率反而不如我们目前的支付系统。如果是为了反洗钱、反偷税漏税等,目前电子化的交易也完全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总之,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更加关注问题解决和技术方案,让一切回归本源。我觉得这应该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四、多国央行认为加密货币暂不会动摇法币地位

中国央行的高官先后明确表达了不看好区块链在货币领域的应用,那其他国家央行是不是同样的观点?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Money20/20会议上,来自多家中央银行的代表们探讨了加密货币是否意味着法定货币的终结。

加拿大央行行长James Chapman表示,加密货币只在“极度通货膨胀情况下”对法定货币有威胁。瑞士国家银行董事会候补成员Thomas Moser赞同Chapman的观点,他补充说,当货币“表现不佳”时,加密货币也会成为威胁。Moser还指出:只要中央银行运转良好,就不可能真正消失。

Moser在讨论会上提到,“目前加密货币在瑞士已被很好地接纳”。瑞士,特别是该国楚格州的“加密山谷”,被一些人誉为加密货币公司胜地,原因在于当地对待ICO稳健的政策以及加密货币税收天堂的地位。

英格兰银行行长Mark Carney表示,该行对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观点持开放态度,但补充说,数字货币不会很快投入应用,加密货币目前不被视为货币。对于解决眼前这个问题,Etheridge说他不觉得“加密货币资产目前的迭代对于替代法定货币有太大前景“,但他补充说,”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他总结:我认为目前情况对法定货币非常有利。如果加密货币代替法币的情况发生,需要公众认知或现有市场体系发生根本性转变。

立陶宛银行的Marius Jurgilis博士澄清说,中央银行发行的加密货币和现有的加密货币不同,并补充说中央银行的主要产品是“一种信任机制”:如果银行现有的产品很好,就不需要加密货币,这是一个信任问题。但如果社会质疑银行,或者认为银行销售的产品能以更便宜便捷的方式获得,就会出现新的产品。

本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