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已经诞生十年了,在这十年里,区块链应用到了很多行业中,现今已经是具有超级颠覆能力的冉冉之星。无论是与数字货币一道横空出世,继续发力衍生出智能合约,还是可预见的未来,都使它的夺目光芒无法掩盖,区块链正不断重塑整个世界。这项技术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足以穷尽大多数人的想象。
我们说区块链,大都集中在实际应用方面,在金融、能源、物流、医疗等等领域的应用,这些应用成果一落地,都是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对我们的意义我们通常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么,区块链在精神层面,能做到些什么呢?
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体育圈和娱乐圈爆发了两场争端,契约精神一下子被推到了前台。当人们都开始谈论契约精神,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公民群体意识开始觉醒与增强,但另一方面,契约精神不应该只是流于一句战斗口号,在一场场喧嚣之后回归原地。
2018年8月9日,乐华娱乐联合麦锐娱乐发布一纸声明,单方面宣布旗下艺人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脱离“火箭少女”。随即,腾讯回应表示拥有三人两年内的独家经纪权。而一波千转的鹅厂、乐华之争以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归队而暂时收场。
从乐华娱乐先后两份声明中,都能找到“契约精神”的字眼,可似乎是接连打脸。“深知契约精神的要义”并不能成为违约的挡箭牌,有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何况以艺人身体健康为虑和两团并行本就是矛盾的伪命题,所以打着“契约精神”的违约,从开始乐华就先输一城了。
8月16日,顶不住舆论发酵的乐华,在事发一周后,与腾讯达成新的一纸协定,出现在声明里的“契约精神”像是亡羊补牢,折损了粉丝和无数经济利益的闹剧收场,可这场博弈里又何止一个输家。
2018年8月20日,亚运会的酣战正在上演,可场外的战火却丝毫不输场内的竞技。因为孙杨在200自摘金后并未着安踏的领奖服上台,安踏怒发声明,直指孙杨违背契约要求,损害国家形象。
安踏作为中国奥委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以来一直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领奖服—— 冠军龙服和一系列生活装备。2017年安踏又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拥有包括领奖服在内的中国奥委会的最顶级权益。
作为运动员维护自己赞助商利益本无可厚非,这也是忠实履行合约义务的表现,所以自从2011年361°签约至今,极少能在孙杨身上见到除361°以外其他运动品牌。而个人赞助商与团队赞助商冲突,孙杨也不是第一次采取“应变措施”,2017年天津全运会期间作为浙江省代表团旗手的孙杨,就用国旗挡住了代表团 赞助商卡尔美的标志,不过这一次他采取了更为大胆的做法,直接穿着自己赞助商品牌站上领奖台。
一边是奥运会和亚运会在内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合作伙伴安踏,一边是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361,商业博弈又一次将运动员陷入了“违反契约精神”不义之地。这样的事件,不是第一起,也绝不会是最后一起。知名体育人杨毅针对此次“穿衣门”发文写道,当事情降临在自己或者自己支持的人身上,都忙不迭地想找到所有的理由来享受特权,想让自己能逃脱于规则之外,想用没有契约精神的方式取巧来取胜。当每个人都这么想的时候,我们能获得平等吗?我们能被以契约精神对待吗?
区块链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这一看似高冷的高科技名词,通俗来讲,其实指的是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你可以把数据库看成是一个大账本。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账本由全体成员一起管理,记载所有的交易记录,并且没有任何人有能力擅自修改。
由此可见,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共同维护”与“不可篡改”的网络,人们由此可以将各种金融业务或社会协作场景中承担中心维护的管理者逐步解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流程中不必要的中介机构和活动。对社会整体运作而言,这一技术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另一方面,在技术专家眼中,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化解了困扰现代社会的多点信息交互过程中的信任困惑———即所谓的“拜占庭问题”。
拜占庭问题是由莱斯利·兰伯特提出的点对点通信中的基本问题。含义是在存在消息丢失的不可靠信道上试图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达到一致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一致性的研究一般假设信道是可靠的,或不存在本问题。
拜占庭问题用现代计算机语言来描述,就是“传统系统信息交互时,全网系统中任意节点都无法信任对方”的难题。但是,基于严密强大的算法共识机制和分布式维护原则,区块链可以保证整个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在可信的环境下,自动安全地交换数据。
由此,区块链打造了由技术提供的“契约精神”,弥补了“拜占庭问题”引发的人性缺陷。因为其共同维护、不可篡改的特性,人们可以在无需中介插足的情况下,实现交易、许可、证明……同时,由大数据和区块链相结合的信任体系,是一个高度公开、透明、共享的网络,每个人每天产生的社交、交易数据,在区块链上会形成一幅个人的“信用画像”,一旦有人违反了信用,他在这个社会将无法立足。
契约无处不在,契约不是外部对一个人的要求,而是一个人内心秩序的建构。
那些信用破产的人,在这个越来越发展的社会中,必将寸步难行。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