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又一场自我革命 英伟达为什么要革自己的命?

访问:

阿里云推出高校特惠专场:0元体验入门云计算 快速部署创业项目

又一场自我革命 英伟达为什么要革自己的命?

GeForceRTX30系列不仅在性能、能效上,较上一代产品翻倍增长。工艺制程、显存、光线追踪、AI游戏体验在内的关键参数指标上也获得极大跃迁。

更重要的是这一代显卡价格却保持不变。同上一代产品发布时候的“性价比”相比,GeForceRTX30系列定价一反以往高冷姿态,直扑“高端性价”,以至于看起来完全不给自家上一代产品留下活路。这种“性价比”路数,算是近4年来英伟达掀起了又一场自我革命。

黄仁勋称,"GeForceRTX30系列显卡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飞跃,如果说过去20年的发展令人惊叹,那么接下来的20年简直就是科幻小说。"言语间,能够感受到黄教主给予GeForceRTX30系列显卡的评价、期望奇高。

搬出21年前英伟达的“壮举”,可能是黄教主历年发布会的第一次。

发布会前,英伟达在Twitter上发布的简短视频预告、宣传海报,就打出“21天,21年”的标语,吊足大家胃口,预示出GeForceRTX30系列显卡新品不同寻常,具有划时代意义。重温历史,才能感知现在,21年前于英伟达而言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而那一年的意义,恰恰在于英伟达在商业竞争上的关键突破。

技术碾压永远是硬道理

1999年8月,英伟达推出GeForce256,GeForce256虽不是英伟达第一代产品,但却开创了多个历史性节点。GeForce256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首次提出GPU概念,GeForce256被英伟达誉为世界第一个GPU产品,从此GPU作为一个独立运算单元与CPU并驾齐驱;首个以GeForce命名的系列产品,成为N卡家族的明星产品。

尤其是,GeForce256将HardwareT&L(光影转换)技术首次代入了消费级市场,在当时绝无仅有。一直以来,CPU承担了处理3D渲染,以及驱动、创建多边形图形的计算与操作。但在当时即便是最先进的CPU也不能胜任,只能退而求其次,降低图形复杂度。直到GeForce256的出现,方才改变这一困局。

GeForce256拥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比当时最快的CPU还要强悍,加速业界3D渲染计算从CPU迁移至GPU。

当时,英伟达在市场上面临3Dfx、S3、ATI在内多个竞争对手的威胁,GeForce256奠定了英伟达在GPU领域的霸主地位。而AMD收购ATI,与英伟达打双人擂台还是后话。

那么,本次GeForceRTX30系列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与GeForce256类比?

又一场自我革命 英伟达为什么要革自己的命?

安培架构下视觉质量得到惊人飞跃|英伟达Marbles增强版本

GeForceRTX30系列采用三星8N定制工艺制程,集成280亿个晶体管,搭载有史以来最快存储美光新款GDDR6X。

工艺制程升级,读写速度翻倍。黄仁勋称,“仅仅依靠晶体管性能实现扩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由于GeForceRTX30系列采用最新安培架构,着色器计算、性能,三角形相交吞吐量,光线追踪是前一代图灵架构的两至三倍,TensorCore(张量计算核心)处理稀疏网络的速率也是上一代的两倍,即达到“三个翻倍”。光线追踪越多,安培架构加速反而越快,极大增强游戏体验的沉浸感与真实感。

“英伟达利用每一个工程杠杆榨取系统性能,架构、定制流程设计、电路设计、逻辑设计、显存、软件和算法……全栈工程设计和精湛工艺是英伟达GPU的招牌。性能、能耗、低功耗达到世界级水平。”黄仁勋总结称,“代际性能飞跃才是新款GPU的最大亮点。”

一位行业分析师认为,“GeForceRTX30系列发布最大看点在于架构升级,并导入新一代TensorCore(张量计算核心)与RTCore(光线追踪核心),此次发布的显卡更把英伟达不久前数据中心A100的GPU技术引入游戏显卡中。”

此外,在AI技术方面,英伟达也进行了一系列更新,如去除图像噪点,主播背景声音降噪、更换背景主题。其中,主播背景声音降噪可谓是主播们的福音,无论背景声音多么嘈杂,按下降噪功能,世界可以瞬时间安静下来,只留下主播自己的声音。

尽管,发布会上黄仁勋全程聚焦于GeForceRTX30系列各方面的性能、能效参数提升,但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GeForceRTX30系列因为技术显著提升,同时也在让其价格方面更诱人。走上了以高性能而不是低价格,拉高性价比的路线。

前述行业分析师告诉极客公园,“一直以来AMD专走性价比路线,以更低工艺制程,更低价格攻打市场,现在英伟达升级至8nm,性能翻倍,但价格没有涨,这让AMD的GPU显卡前景不妙。”

堵住AMD崛起的通道

一个月以前,AMD发布的2020年Q2财报显示,AMD季度营收同比、环比均获增长,创下单季度营收、利润新高。Ryzen(PC处理器)和EPYC(服务器处理器)销售增长一倍以上,直接驱动Q2季度各项指标大幅增长。

在英特尔7nm工艺制程再度跳票之后,AMD股价迅速攀升,反超英特尔,较年初股价实现翻倍增长,资本市场对其看好。AMD历经波折后,重回高光时刻。

AMD既有CPU业务,又有GPU业务,分别与英特尔、英伟达展开正面竞争。尽管,AMD的2020年Q2财报创下纪录,主要是依靠CPU业务板块的增长弥补了GPU业务的下滑。但实际上,AMD的GPU业务依然对英伟达产生一些压力。

JonPeddie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Q2GPU独立显卡市场,英伟达占比80%,AMD占比20%;而(独立显卡+集成显卡)总体市场份额中,AMD占比18%,英伟达占比19%,两者差距不明显。

又一场自我革命 英伟达为什么要革自己的命?

AMD的CPU业务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回春”,离不开AMD的产品策略。2017年AMD推出全新的Zen芯片架构后,与台积电绑定,紧跟先进工艺制程。芯片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比竞争对手更低廉。比如,2019年AMD发布的Ryzen3000系列CPU,工艺制程7nm比英特尔的14nm先进,价格却是英特尔的一半。

同样的产品、定价策略在GPU业务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9年,AMD推出的RadeonRX5700系列显卡,基于全新的架构,抢先于英伟达采用7nm制程,价格比上一代产品更低,是英伟达的一半。据AMD公布的产品路线图,2020年,AMD将进一步更新架构与芯片制程,挺入英伟达所在的高端GPU市场。无疑,AMD瞄准的是英伟达不能覆盖的用户群体,即对芯片性价比更加敏感的用户。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本次英伟达GeForceRTX30系列定价如此“激进”,从性能、价格两方面全面封堵AMD的进攻。当然,这不是英伟达第一次因AMD改变定价策略,2017年,面对AMD的攻势,英伟达以中等价位发布了性能怪兽GTX1080Ti显卡。

不过,与英伟达相比,AMD在显卡的关键性能,如光线追踪,软件生态,独立显卡市场规模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英伟达就凭借性价比扳倒了昔日的显卡霸主3Dfx、ATI。这一次,英伟达重拾性价比策略,AMD恐怕将受到全方位吊打,唯一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后,AMD的逆袭之路将注定充满坎坷。

而这可能就是“老谋深算”的老黄的目标——英伟达身边有一个让市场二八开的竞争者挺好,但永远不要让对手有机会改变这个格局。见到对方套路和阵地成型,就发起一波突袭,哪怕对自己上一代产品有伤害,但“隔山打牛”给AMD的冲击显然更有战略意义。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