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访问:

阿里云“爆款特惠”专场 精选产品历史新低至0.95折!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 图片来自:Leica Dad

我第一次接触到 MagSafe,是在大约十年前的一部 MacBook Air 上。遥想当年还是大家对电子产品都懵懵懂懂的年代,有同学从家里抱来一台带着苹果 Logo 的超薄笔记本,全宿舍的人都围上去瞻仰了一番,除了惊讶于它的体积之外,我们还对那个像磁铁一样的电源接口产生了兴趣,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插拔,只是为了听清楚那一声清脆的 “啪”,完全停不下来。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图片来自:Apple Unicom BD

几年后大学毕业,我自己也换上 MacBook Pro 用于办公,我很欣喜地看到苹果仍然保留了这个非常经典的接口设计。除了对那独特贴合声还留有印象外,也开始对本身的原理感到好奇。

直到我需要反复脱离电源线,每天将电脑从家中搬到公司上班时,我才渐渐意识到这种设计的理由以及真正价值。

是的,MagSafe 的好,我想用过的人应该都知道。

笔记本电脑不会自己从桌子上掉下来,但连上电源线就说不准了

MagSafe 并不是一个上世纪的产物。事实上在 2006 年以前,也就是苹果 PowerBook 的时代,当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圆筒形的 DC 电源接口,这种接口十分常见,哪怕是在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一些 Windows 笔电中看到它的身影。

和用于传输数据的 USB 不一样,笔记本的电源接口很少会成为我们删减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只要体积不那么过分,电源适配器可以控制在合理大小下,并且能保证足够的安全性,大部分用户基本也不会对电源接口的形态有什么的意见。

毕竟,能喂饱笔记本的电池不就好了?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但有一件事却让当时苹果 Genius Bar 的员工们比较头疼。他们发现,很多因机身跌落损坏的 iBook 和 PowerBook 设备,电源接口部分也出现了变形。仔细一问原因,才发现原来大部分设备都不是被人摔到地上的,而是用户不小心被电源线绊到,设备只能连着电源线一起被” 拽 “下去。

究其原因,DC 接口其实和我们现在常用的 USB 接口类似,你可以试一下,当突然遇上大角度的外力拉扯,笔记本其实是会连着电源线一起被拖走的,运气好的或许还能避免碰翻茶杯的惨剧,但万一运气不好,被线绊倒先不说,可能连笔记本电脑也得经历一场 “自由落体” 的表演。

事实上从电源线诞生之初,“被线绊倒” 就是一个恼人的问题,但也许是电源线本身的存在必要性,也一直没人想要解决。总不能让人把电源线给取消了吧?

但在接口问题上一向激进的苹果,则想到了一个方案。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在 2006 年 1 月份的 MacWorld 大会上,苹果用 MacBook Pro 的新命名取代了 IBM PowerPC 系列,乔布斯还专门花上 2 分钟的时间,对全新设计的 MagSafe 接口做了一番演示: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曾有过别人路过时被你的笔记本电脑电源线绊到,而让它从桌上凌空飞起跌落的经历?MagSafe 就是为此而生的。当这个电源接头被拉紧时,它就会及时断开,这将会大大减少你们不得不将笔记本电脑送修的机率。”

至此,MagSafe 成为了无数 MacBook 设备的标配。虽然它仍旧只是一根用于供电的电源线,但现在回看,MagSafe 更多体现的是对那些微不可见的细节的关注,这也是它在往后数年内难以被替代的原因。

和 iPhone 的 Home 键一样,MagSafe 代表的是苹果对 “易用性” 的考究

单纯从外观来看,你应该很容易就能认出 MagSafe 的设计。它的接头部分很 “浅”,因为它不用像传统接口一样有 “插入” 的过程,反而是借助接头部位的磁性材料来进行固定。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所以,当 MagSafe 接头和 MacBook 的电源口距离足够近的时候,它就会自动 “吸附” 上去,你甚至都不用侧着头刻意去找准接口的位置,反而会产生一种是被接头 “牵引” 着贴到上面的感觉。

正因为如此,万一你或是其他人绊到电源线时,MagSafe 也不会再拖着 MacBook 不放,因为磁性吸附的设仅仅只是让它 “贴” 在了机身接口处,而不是紧紧卡在接口处,然后拖着电脑一同赴死。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Get a Mac》系列广告中就有一段对 Windows PC 的调侃,主题则是 MagSafe。

这便是 MagSafe 的设计精妙之处了,苹果巧妙地借助磁铁本身的吸附原理和材料特性,并将它融入到一个笔记本电源接口这个高频次的操作上:当你需要的时候,它能够很安稳地 “贴” 在接口上;而当你不需要的时候,它也能很轻松地与机身分离,并 “脱落” 下来。

但 MagSafe 并不是只有一味的好口碑,或许是由于磁吸的设计让接头的插拔变得过于方便,所以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是捏着接头最硬的适配器部分,而是会直接抓着电源线,将接头 “拽” 下来,反而很容易让接头出现裂开的情况,而过去这几年里关于这类问题的诟病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有意思的是,之前市面上曾推出过一个 MagSafe 的保护套配件,目的居然是为了让 MagSafe 这个接头陷入柔软平面的时候不那么容易被 “硌” 掉而设计的。虽说这种小细节并不会被人所留意,但实话是 MagSafe 本身不也是源于一个不起眼的需求才出现的吗?

除了保护电脑,MagSafe 也让充电变得更优雅

继 2006 年初代面世后,苹果还接连更新了两代的 MagSafe 接口,包括换用 L 型结构的长方形设计,以及更宽更扁平的 T 型结构;另外你还可以在接口上看到一颗 LED 灯,它在充电时就会显示为橙色,充满后则会显示绿色。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图片来自:Wikimedia

可以说,在 Macbook 面世后的十年里,MagSafe 也一路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它也渐渐成为了苹果 MacBook 的标签——这种特质,大概就和现在 iPhone 的 Home 键一样,都是简单、易用的最好印证。就算是当年以轻薄身形著称的 MacBook Air 身上,我们也仍然能看到 MagSafe 的身影。

直到 2015 年苹果推出了新 12 英寸版 MacBook,市面上出现了功能更全面的 USB-C 型接口的出现,苹果才让 MagSafe 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所以,当时也有媒体戏称,在 The New MacBook 上,苹果其实是做了两件不受 Mac 老用户待见的事情:除了砍剩了只有一个 USB-C 和 3.5mm 接口外,还有一个就是砍掉了 MagSafe。

而按照罗永浩的说法,苹果砍掉了 MagSafe,其实是砍掉了 “人类发明笔记本以来最伟大的第二个发明”。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反对呼声,是传统接口的使用习惯造成的。虽然 USB-C 的小体积接口满足了我们正反任意插的需求,但它和大部分接口一样依旧采用的是类似卡扣的设计,所以你得花点力气才能拔下来。

这也意味着,我们又要重新回到过去被电源线绊倒的日子。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但正如前文所说,苹果在对待 “接口” 这件事上一直是很激进的。让一个接口能够对应全部的功能,更准确点说,是只依靠一种载体,就能解决所有传输的需求,是苹果一直以来想要达成的目标。

而放眼当下,现在的 USB-C 显然是最好的方案,但丝毫不妨碍 MagSafe 成为了 MacBook 上为数不多的 “用过了就离不开” 的设计。

虽然苹果申请了 MagSafe 专利,但磁性吸附并不属于它一个人

苹果很早就为 MagSafe 接口申请了专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少能在其它 Windows 笔电上看到这种磁性吸附的充电口设计。不仅如此,苹果甚至不允许第三方配件厂商自行生产带有 MagSafe 功能的充电器,不然法律团队就会找上门了。

不过,苹果会起诉这些第三方配件,倒是和磁性连接这个特性没有太大的关系,那是源于材料本身的特性,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可以绕过苹果专利,又能用上磁性吸附特性的接口?比如说将现有用于传输数据的接口也做成磁性连接的?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这种想法并非不存在。在 2012 年微软推出的 Surface 平板电脑上,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带有 5 个金属触点的 Surface Connect 接口,相信使用过早期 Surface 设备的朋友也应该清楚,而现在则更类似于一个吸入式的设计。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但重要的是,这个接口同样使用了磁性吸附的设计原理,所以它和 MagSafe 一样只要一靠近就能自动贴上去。另外相比于苹果 MagSafe 只能用于充电,微软的这个接口则同时具备了电力和数据传输的能力,所以只要借助一个外设扩展坞,就能实现包括音频和视频在内的数据传输。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图片来自:Mobile Fun

还有一个是索尼推出的磁性充电底座。以前的 Xperia 手机为了能实现更高等级的三防,会在 micro-USB 口和 SIM 卡槽外套上一个防水盖,为了充电你就不得不经常性地打开这个盖子,而偏偏它选用的还是橡胶材质,所以久而久之便会有老化断裂的风险。

但有了充电底座就不一样了,你不用打开盖子就可以直接为手机充电。而且它和 MagSafe 的体验很相似,只要将手机往上一插,就会听到 “咔” 的接合声音,论起便利性甚至不输现在的无线充电底座。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图片来自:Peyton

说回到苹果自己,虽然 MacBook 上被迫抛弃了这项设计,但我们还是能在其他品类的产品上看到 MagSafe 的身影。比如说 Apple Watch 手表,苹果便采用了磁力充电线的设计,同样也不需要精确对准,只需让接头靠近表背就可以自动将接头吸附到位。

再往大一点说,如果范围扩大到使用磁力吸附特性的产品,你还可以在充电接口以外的领域,看到磁性吸附特性的运用。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比如说戴森 SuperSonic 吹风机的可替换风嘴,就是靠磁性吸附贴上去的。

还有 Beats X 无线耳机,当你不戴耳机的时候就可以让耳塞吸附在一起。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甚至是 iPad 曾经使用过的经典 Smart Cover 保护壳,你也能感受到磁性吸附原理带来的舒适感。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 为了能保留当时 “一拉即走” 的体验,现在也有很多第三方配件为 USB-C 口制作了转接头。图片来自:Snapnator Design

很显然,比起多点触控屏这类的革命性创新,磁性吸附在科技圈则要低调不少,但假如我们回归到最根本的体验部分,MagSafe 带来的便利性,则比很多花哨的外在功能都要多得多,因为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们对电源接口的一贯印象。

正如 Jovy lve 曾在《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引言结尾中所说的那样:

    “人们能轻易发现那些显而易见的存在,但也能敏感地察觉到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MagSafe 和它的磁性吸附时代

▲ 图片来自:SkyWalker108

电源线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产物,但 MagSafe 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成为了众多接口中 “更方便更懂我们” 的存在。虽然它的功能十分单一,厚度的制约也让它无法迎合新形态的设备,但如果苹果当年缺少了这份对于细节体验的敏感和考究,不去追求 “更好一点” 的方式,我想 MacBook 用户可能还要在电脑被线带走的担忧中多熬几年。

但愿我们还有机会看到 MagSafe 复活的一天。如果不能,那就让我们看到没有电源线的那一天吧。

题图来源:Marcin Wichary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