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该捅一捅数据造假的“马蜂窝”

  10月20日,一篇名为《估值175亿的马蜂窝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提到马蜂窝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有1800万条是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事件发酵之后,首发自媒体并没有偃旗息鼓,次日再次整理数据抛出,质疑马蜂窝点评、游记、问答三大内容板块被水军和爬虫霸占。

  马蜂窝10月22日也发布声明,称对全站游记、攻略、嗡嗡(旅行故事)、问答、点评等数据进行了核查,并对涉嫌虚假的信息展开查处。

  原创内容应该说是马蜂窝的立身之本,也是其估值百亿元的依据。这次的抄袭风波或将影响消费者对马蜂窝的信任。

  马蜂窝深陷“抄袭门”事件,到底是捅了谁的马蜂窝?

  “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水军”:一条微博1亿人转载,一个直播同时在线人数13亿人……除了数据造假,融资额也水分很大。两年前曾有一批创业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80%以上的创业公司在融资数据上造假,部分则在资本市场上已经被“揭露”。

  水军、刷量、爬虫这些现象几乎是互联网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从电商平台网约车平台、社交平台、内容分发平台到视频播放平台,都能找到提供刷量、刷评论服务的供应商,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水军时而是和企业利益一致的帮凶,时而是蚕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蛀虫,但任何时候,水军都在伤害广大消费者。

  同时,假大空的数据也严重恶化着创新创业环境。因为同类公司数据掺水,那些一心实干的创业者在数据上难以博得投资人的垂青。这些创业者要么选择“同流合污”,加入造假大军;要么默默无闻,得不到投资使得创业项目难以为继。数据造假,已经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毒瘤。

  因此,数据造假的“马蜂窝”,必须坚决捅掉。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不妨比照对财务数据造假的监督,加大检查、审计、监督力度,建立“数据审计事务所”,把用户是否涉嫌数据造假纳入审计,让那些亮丽光鲜的“大数据”见见太阳。

  互联网再怎么野蛮生长,也不该自建围城。通过造假数据获得大笔融资纵然痛快一时,但最终能否解决用户或行业痛点,还是靠真刀真枪说了算的。“假的真不了”,待到潮水退去,真实水平败露于天下,不仅做不了行业“第一”,可能整个生态和时代都不再属于你了。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