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代酷睿桌面版 i9 的性能光环之下,我们也能看到:助推 i9 提升性能的新升级点:高频、多核、超线程这些技术,实际上是在十代酷睿桌面版中几乎贯穿全系列的特性,也就是说,在更贴近玩家需求的 i7/i5/i3 ,甚至是奔腾系列,都能体现出本次主打性能提升点相较于前代产品性能的”越级提升”;而且全系售价都维持了与前代基本相同的售价,这让相同价位下“加量不加价”升级而来的新性能提升更加引人期待。
在 CPU 主要提升之外,与 CML 移动端阵容相同的升级点 —— DDR4-2933 内存,雷电 3 与 WiFi-6 Gig+ 支持也在桌面端上出现;而这些新的升级点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这些提升点在实际加入之后,究竟能给玩家带来哪些升级体验?才是玩家关心的问题。
性能提升,高负载场景/多任务处理实际体验
十代酷睿无论是移动端的 CML-U/H 系列,还是刚发布的桌面端,其主要核心提升点,毫无疑问就是 CPU 的主频提升,外加主流 CPU 阵容的核心数增加,在英特尔看来,目前 PC 的主要高性能使用场景:无论是游戏还是创意领域,都更加依赖 CPU 的瞬时性能爆发力,因而在现有 CML 架构下提升 CPU 实际运行频率,也是目前游戏领域能优化真实体验的提升方向之一。
实际上,对于有经常游玩 3A 大作经验的玩家来讲,这种高频的升级能给游戏带来那种提升当然是非常清楚的,不同于创意工作在进行视频后期渲染这些对性能释放要求稳定的多核使用场景,3A 大作能让玩家意识到自己”电脑配置不够”的时候,往往是游戏画面内容对于 CPU 负载过高导致游戏卡顿的时候:这种情况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出现,但一出现,往往就是在游戏紧张刺激感的游戏场景,如在 3A 大作的多模型渲染场景、《英雄联盟》中的"开团“等,以及即时战略游戏中海量的 NPC 同时独立模拟演算,这时 CPU 高负载下的游戏表现,才是能直观考验一款 CPU 的游戏性能的时刻。
除了硬件升级之外,在近年来游戏厂商与系统厂商都开始注重针对 CPU 高频性能更加智能的优化,根据 CPU 的性能以及部分核心的运行频率,将主要的高负载任务放在高频核心上加载使整体体验更加流畅无感:反过来讲,这种升级趋势实际上也是对 CPU 的大核高频性能提出更高的挑战。
此外,在日常使用中,PC 也更多时候是处在多任务同时运行的场景中:比如开启大量的浏览器网页或是一边开启网页一边进行高负载的图片处理/视频素材剪辑工作时,多核多线程的优势就能真正体现出来;更典型的例子还能在游戏主播的使用场景中得到体现:无论是游戏还是视频直播串流,都是 CPU 负载要求较高的进程,在频率之外,多核/多线程规格的提升也是提升这种多任务使用场景更好的解决办法。
软件优化,深度定制加入
不同于移动端 CPU 产品线,桌面端的十代酷睿在散热上相对来说天花板更高,能让 DIY 主机玩家凭借更好的散热结构来充分发挥十代酷睿高频多核的特色优势所在:从目前的发布阵容中也可以看到,英特尔为了让未锁频版本的十代酷睿桌面版有更高的效能,统一将 6 颗 K/KF 系列的功耗设定在了125W;如果你仔细比较过的话还能发现,这 6 款也都是同级别CPU 中频率最高的版本;在预设的高性能之外,给玩家更多的定制空间。
十代酷睿更高的功耗设计,除了能让性能有进一步提高之外,与高频搭配而来的另一个软件优化 —— 睿频加速 MAX 3.0 也在十代酷睿桌面版 i9/i7 中全线搭载:简单来讲,就是通过 CPU 自检来确定目前 CPU 中体质最好的两个核心,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来进一步提升两颗核心的运行频率,来更加充分利用剩余功耗和散热性能,将单线程性能提升 15% 以上。
除了睿频 MAX 3.0 技术之外,通过另一个桌面版十代酷睿的优化 —— Thermal Velocity Boost ,让睿频 MAX 的加速基础上额外再提升 200-300MHz 的频率运行上限。借此达到最高 5.3GHz 的极限高频;这个技术在桌面端主机中更能被淋漓尽致的发挥:玩家还可以通过自行搭配更好的散热模组来实现更高的超频性能;换句话说,在以散热充分为前提下,通过软硬结合的组合拳,玩家能榨出更多十代酷睿参数之外的性能优势。
此外,十代酷睿还针对游戏与专业创作应用开发商在热门游戏上进行优化合作,通过为其开发的产品进行针对性优化,来更好的在高负载场景下释放 CPU 的性能:比如时下热门的策略战棋类游戏《全面战争:三国》中非常典型的多 NPC、多模型渲染的场景,正是对 CPU 单核高频率有着相当要求的游戏场景。
而作为开发商,《全面战争》也与英特尔合作优化这款 3A 大作在十代酷睿平台上的显示效果,在十代酷睿高频特性的加持下,同场景下的士兵显示数量最高可提升六倍,同时大幅提升在这种高负载战斗场景下的游戏运行稳定性,降低游戏画面帧延迟。
对于六款可超频的 K/KF 系列,英特尔还强化了配套调控应用 Intel Extreme Tuning:在新版本中,还支持了单独控制某个核心超线程模式、PEG/DMI 超频、以及电压/频率曲线控制增强,甚至还加入了对显卡的自定义特性支持。新增的诸多定制选项中,未必全部都是为 CPU 性能达到极致而设计,但如此多的自定义功能,给了玩家按照自己的使用风格与场景来来优化的更多可能性;最终按照自己熟悉的使用方式来充分发挥十代酷睿桌面版的性能。
总结
除了上文中的主要性能提升之外,作为在十代酷睿移动版上颇受关注的升级 —— 对雷电 3 与 WiFi-6Gig+ 的原生支持,前者能让搭载十代酷睿桌面版的 PC 更好的支持通过认证的雷电 3 外设,后者的引入可以让游戏延迟降低,同时,提供更具拓展性的新升级空间。
DDR4-2933 内存的支持与傲腾智能高速缓存的加入,同样对于游戏/大文件读取速率有所提升,在 CPU 升级之外,玩家还可以通过换装新一代高性能内存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主机的使用体验。
对于日常使用性能需求要明显高于移动端的桌面级 CPU,如何考虑在更加充沛的功耗与散热环境下,实现强力的性能释放,毫无疑问是十代酷睿桌面版要直面玩家回答的重要问题,而十代酷睿桌面版在现有制程下,通过高频/多核与软件控制的多维提升,将十代酷睿在桌面端的优势继续巩固;同时,在产品阵容上,十代酷睿同样提供了从核显锁频版到具有超频潜力的无核显不锁频版、从 i3 到 i9 都有适合不同装机需求的CPU ,供玩家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来搭配装机。
在诸多新升级点加入之后,十代酷睿桌面版的战略已经相当清晰:玩家得益于这种升级,同样能选到性能更强且更加适合自己十代酷睿桌面版CPU;频率提升创造出的性能之王,本年度桌面端对 Intel 玩家来说仍然相当值得期待。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