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设计:东方红一号卫星外形为近拟球体的72面体,直径约1米,质量为173千克,采用自旋稳定姿态,转速为120转/分,利用太阳角计和红外地平仪测定姿态。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1957年10月4日和1958年1月31日,苏联与美国先后发射了自己的卫星。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发话:“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要抛就抛两万千克的。也许要从较小的抛起,但像美国那样只有鸡蛋大的,我们不抛!”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1958年7月-8月间,中国科学院成立“581组”,组织协调卫星和火箭探测任务,组长钱学森,副组长赵九章、卫一清。从此中国拉开了探索宇宙的序幕。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北京友谊宾馆见证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场著名的头脑风暴,这就是“651”会议。在这场长达42天的会议上,专家们讨论了卫星的重量、尺寸、轨道高度、轨道倾角等与新中国首枚卫星有关的细节。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卫星的调试工作。失去苏联专家的技术支持之后,中国的科学家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排除万难,将外国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工作人员正在对卫星进行测试。当时,中央给第一颗人造卫星提出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四大技术要求。如何测量卫星的距离、如何让《东方红》在全世界唱响、如何让全世界看到卫星成为科研人员的三大难题。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东方红一号“腰带框”:卫星的零件都是精密部件,特别是卫星中间的结构框,是支持卫星结构的最重要部件,工艺要求极其严格。但“东方红一号”的制造条件非常简陋,车间连净化设备都没有。外国同行来工厂参观,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给人造卫星加“围裙”: 由于卫星太小,本体的亮度只有六等星左右。所以,专家们做了一条聚酰亚胺绸“围裙”,把第三级火箭包起来,表面镀上铝。火箭随卫星入轨后,“围裙”撑开直径达4米。阳光照射下,亮度接近可观察的二等星。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东方红一号卫星乐音装置。1967年1月,国防科委正式确定: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要播放《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都听得到中国卫星在太空发出的声音。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东方红一号制造车间:条件差并未降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创造力,为了加工这个“腰带框”,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一起,边干边摸索。每个人心里都牢记一句话:“要做到每拧一个螺丝钉,每焊一个焊线,都要让毛主席放心。”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飞鱼牌手摇计算机:想要把卫星送上天,就需要靠精密的计算算出卫星的轨道,然后在地面建立测量站。当年最先进的就是这种飞鱼牌手摇计算机。有时候任务急,手摇计算机不够算,连算盘都要用上,光是计算一条轨道都得花上一年的时间。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东方红一号总装: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东方红一号的零件设备终于组装完成。为了保证卫星上天后正常工作,所有设备都必须要在地面,做各种外太空环境的模拟实验。振动试验、离心力实验、低温试验,一样都不能少。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搭载着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二级选用了液体燃料,第三级采用固体火箭。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推力104吨。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文章称“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实现了”。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在东方红一号上天后,遵照周恩来总理的要求,中国对东方红一号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1970年4月25日晚8点29分,卫星飞经北京上空。人们争相眺望东方红一号。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戚发轫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戚发轫后来也担任了神舟飞船的总设计师。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这是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载人航天发射塔架,这座坐落在戈壁荒漠中的发射场见证了中国宇宙航天领域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功让中国成为宇宙探索的东方巨人。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这是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塔架近距离照。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东方红一号和长征一号组合完成后树立在发射台上。1969年,研制了12年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以端正庄严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这是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展厅内拍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备份星。它是按照东方红一号卫星1:1的比例制造的。

让人热泪盈眶 20张老照片回顾东方红一号研制岁月

▲ 命运: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设计寿命只有20天,虽然早在发射当年的5月14日便与地面失去联系,但它目前仍在轨道中运行。由于它的远地点高度比较高,近地点也在430千米以上,所以它将继续在近地轨道上傲游数百年甚至更久。但最终它会坠落地球并且在与大气的剧烈摩擦中化为灰烬。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