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生活一地鸡毛,我们仍然在朋友圈用力表演着有意义的人生。
这是一个成年人心照不宣的事实:那些五光十色的朋友圈,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炫耀,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的安慰。
如何骗过别人并说服自己“今天也是有意义的一天”?我们总结了十条优秀朋友圈模板,供你选择。
漫长的会议
张先生知道,今天的会议将是一场持久战。大家一起点了冰美式,各自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放空自己,同时不忘眉头紧皱表演认真思考。
三个小时过去了,大家在聊八卦之余,终于拼凑出了一个从内容到版式都无聊到惊人的PPT——
管他呢,deadline之前交上就行。
活动体验员
发朋友圈切忌无病呻吟,网红李小姐深深地明白这一点。真到了生活平淡、连发朋友圈的素材都没有的时候,就满上海跑着看展,参加在松江、青浦举办的小活动。
其实那些小众的艺术家她并不认识,也看不懂——
但这并不妨碍这些作品成为她朋友圈的装饰物。
永恒的经典
高冷如王先生,最不喜欢有人抓马地追星追剧。从土偶乡创到《延禧攻略》,每次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高调pick这个、安利那个,就恨不得翻一个三百六十度的白眼。
他轻轻翻开案头的《纯粹理性批判》,阅读着智者永恒的经典。但满脑子想的都是——
“魏璎珞到底第几集才能当上令妃啊?”
??
野生KOL
生怕被人落下,赵经理决心要做朋友圈的KOL先锋。虽然他不了解拼多多,也不知道朋友圈里那些“市场下沉”、“存在主义”、“奥地利学派”等高级学术词汇,但这并不妨碍他迅速挑一篇(从排版上)看着靠谱的文章迅速转发:
北欧式中产
押一付三之后,刚从985毕业的韩同学迅速一穷二白。为了让家里看起来不那么杂乱,稍微带点彩色花纹的用具都不敢买,一水儿黑白灰。
周末,花了一个小时打扫出家里看得过去的一个小角落,精心摆拍照片发朋友圈。虽然茶几旁边连垃圾桶都没有,但韩同学仍能说服自己——
这就是我想要的斯堪的纳维亚生活。?
摸鱼的读书人
每天漫长的通勤让孙先生立下壮志,不能浪费每天地铁上的三小时,被人问起都说:“我在地铁上一般看看书。”幸好对方没有继续追问书名,不然他的起点男频书单就全都暴露了——
开卷有益!读书人摸鱼,能算摸鱼吗?
上镜的饕餮
怎么才能从朋友圈众多平庸的晒做饭照片中脱颖而出呢?郑小姐用沙拉撑起了中产之光。
羽衣甘蓝只需要洗和切,唯一需要开火的操作是白水煮鸡胸,装在一起还五彩斑斓适合拍照,还可以衬托出自己高级的生活品质……还有什么比沙拉更适合碾压朋友圈的料理吗——
毕竟无产才会放肆,中产都会克制。
非线性叙事
林小姐决定记手帐了。面对米黄色的纸页,她化身非线性叙事跨界大师,用(并不太像)的漫画和(并不好看)的文字,选择性地记录下了自己一天中的大事件——陪闺蜜逛街、挑战特辣黄焖鸡以及开箱韩国男欧巴代言的面膜。
但她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
不能po到朋友圈的生活,怎么能叫生活呢???
小众的爱好
当周小姐费劲心思地找到影评不超过10条的电影,她才知道影评少是有原因的——向往艺术的心驱使她打开视频,有限的理解力使她快进并退出。
周小姐实在不知道怎么理解奇诡的画面和破碎的叙事,但——
文案不知道写啥的时候,搬运豆瓣高赞评论准没错。
深夜的脆弱
半夜三点的人类是脆弱的。凌晨时分,没点孤独矫情,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都市人吗?
杨小姐刷了一天“哈哈哈哈哈哈”的段子,回头看了看空荡的出租屋。本来不太孤独,但气氛烘到这儿了,好像不孤独都说不过去——
杨小姐用力酝酿了一下,终于也品出了一丝“人间不值得”的孤独。
不管你是否承认,“朋友圈滤镜”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一个难以忽视的部分。
我们当然理解有的人对这种“滤镜美化”过的生活嗤之以鼻,认为这过于矫情,不够real。但如果我们放轻松一点看,在这个“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早已无限模糊的当下,把你真正的生活、朋友圈里的生活和你理想中的完美生活搞得泾渭分明,真的那么重要吗?
所以我们也就能理解那些用如上优秀模板,辛勤经营自己朋友圈形象的人们。就如同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中借导演罗杰·瓦迪姆说出的那句话:
“比起那些贫瘠的现实,我更爱华丽的虚伪。”
本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