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推特总统”特朗普 靠专属App能再当选吗

“推特总统”特朗普 靠专属App能再当选吗

特朗普阵营的这一举动,显然是想延续其在2016年大选中“推特竞选”的成功经验,将个人定制化的智能手机竞选进行到底。

事实上,美国这种西方式竞选的内核环节就是说服的过程,即参选人通过各种方式说服选民接受其主张、参与助力其竞选并最终给予其投票支持。这也意味着,参选人个人的形象塑造,以及对议题本身的不同阐释框架,甚至比政治与政策现实更加重要。

最为典型的例子当然是1960年,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和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首次面向美国普通公众进行电视直播的总统辩论。最终,政治经验更为丰富的尼克松因为形象远远不及比自己年轻四岁的肯尼迪,铩羽而归。这次电视辩论,普遍被视为现代政治传播当中的一个经典桥段,也是电视媒介改变传统政治传播方式的一个开端,被认为是美式竞选的重大模式转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迎来互联网竞选,最经典的例子,自然是特朗普上演的“推特竞选”神话。

虽然被称为是首位“社交媒体总统”,但特朗普面对2020年大选时显然已不仅仅满足于此——他正在希望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智能应用,以此将网络化竞选的能量最大化。

不过,要将自己的竞选舞台安置在选民手掌上的智能终端上,也并非易事。最大的挑战在于,在放弃了普及社交媒体的规模聚集性之后,专属应用如何能达到足够发挥作用的集群效应。

换言之,特朗普阵营在动员选民投票之前又给自己加了一个挑战,即如何动员选民下载、安装这个智能应用。

目前看到的情况是,特朗普阵营将把参与特朗普造势活动并获得VIP座位,甚至与特朗普合照作为下载应用的奖励。但关键是对这些“奖励”感兴趣的选民,不就是特朗普的基本盘吗?针对这些人的动员到底是否能提升投票率,其实并不确定。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社交媒体的作用在于造势、制造新闻的话,智能应用的针对性更强。而按照皮尤民调研究机构的数据,50岁以上(特别是65岁以上)、没有接受大学教育、农业地区等标签下的选民,持有智能手机的比例都明显低于80%的全美平均水平,而这些人恰恰是特朗普连任时一个也不少的选票来源。

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样一个应该会叫做“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智能应用,虽然再次向美国现行竞选模式发起了冲击,但最终是否对“让特朗普再次当选”发挥积极效果,还尚未可知。更何况,目前深陷“通乌门”的特朗普,本届任期能否顺利走下去,还是未知数。

或者,号称将有助于动员的智能应用本身,就是一种话题感十足、极大吸引眼球的动员吧。

□刁大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