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加那利群岛研究所和拉古纳大学的天文学家,在近日出版的《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发表新论文称,这个矮星系已有大约120亿年历史,而且很小,质量仅为银河系的十万分之一——还是在吞吃了一个更小的邻居之后。
新研究分析了前几次的调查数据,对六分仪座矮星系内恒星的颜色、亮度和轨道速度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模式。
首先,六分仪座矮星系的恒星似乎分为蓝色、贫金属的恒星和红色、富含金属的恒星两类,而这两类恒星的“行为举止”并不相同:虽然蓝色恒星组成一个秩序井然的圆形星团;但红色恒星分散在更不规则的椭圆轨道。主要研究作者路易斯·西库恩德兹说:“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两个星系合并,并拥有了不同的金属性。”
此外,速度数据揭示,低金属恒星填满该六分仪座星系的肚子,形成所谓的“环状子结构”。而且,形成这个环的所有恒星的金属性似乎都明显低于其邻近恒星和绕轨速度更快恒星的金属性。
研究人员解释说,或许在数十亿年前,六分仪座星系吞噬了另一个金属性更弱的邻居,从而形成了这个低金属恒星环。这些恒星是那个古老而不幸的星系的残余物,还是在两个星系的合并过程中形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无论如何,六分仪座星系吞噬其他星系,是迄今最小的星系同类相食的案例。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