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见识丨警惕人工智能概念伪装下的低劣创新

一台阿尔法狗,横空出世,把世界冠军柯洁“下哭了”。

《人类简史》预测,“未来,99%的人将成为无用之人”。

什么这么厉害?——人工智能(AI)。

从舞台上高谈阔论,到商业中激烈竞争,言必称AI,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项被誉为能够“改变世界”的技术,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繁荣和泡沫

近些年,人工智能应用步入寻常百姓家,刷脸支付、语音识别、垃圾分类检测、扫地机器人、Ai音箱、智能物流车……这些被称为“人工智能”的设备,已经遍布交通、金融、物流、医疗各个行业。

在中国,“人工智能”从2017年开始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超过200个高校开了AI课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3月底,全球共有5386家活跃的人工智能企业,美国2169家、中国大陆1189家;近十年,中国发表的AI领域论文世界第一。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又指出,2013到2018年一季度,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全球的60%,成为最“吸金”的国家。

在美国,普华永道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到2017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年均增长28%,2018年增速更是达到了72%。

AI投资火爆的场面下,李开复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最近我见了一个做内衣的老板,也说自己公司是人工智能的企业,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

当全民AI的时候,泡沫就不可避免。事实上,目前大部分谈论的人工智能,都还没摸到人工智能的大门,对AI的理解过度泛化,还处于“盲人摸象”、怎么说都对的阶段。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直言不讳,认为人工智能只是一个“伪命题“,“未知世界的宇宙太大,AI只是一项人类不断进步过程中借助的工具,这个工具很重要,但不要太把工具当一回事,它威胁不了什么。”

AI企业也没有展示出应有的科技实力和安全保证,不断爆出技术事故。Uber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都发生过严重车祸,美国一家使用“智能扫描技术”的AI公司被曝光长期雇用人力操作。国内,某智能语音明星企业,也被挖出在同传翻译中使用真人翻译。

AI的繁荣让人联想到2000年左右的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也让人联想到中国2015年前后,“贾布斯”拿着几页PPT就去融资的“蒙眼狂奔”时刻。资本扎堆过后,故事讲不动了,这两年随着融资环境的收缩,和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现实,多数AI企业已经陷入寒冬。


做局和教训

很多人遭遇的一个教训是,此前披上“共享经济”外衣的“共享单车”产业,席卷神州,等到一地鸡毛,卷走无数人的押金之后,我们才醒悟过来,这原来是个交押金、租自行车的传统生意啊!

再比如,一些新能源造车企业,拿概念当核心技术,把忽悠当核心竞争力,结果呢,车还没开始量产,就出事了,还有的人跑到国外不再回来。汽车产业包含大量复杂的行驶问题和基础性科学,具有资本难以逾越的壁垒。

“共享”倒下了,“造车”熄火了,“人工智能”又火了。突然有一天,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漫天遍野的人工智能大师、专家、企业家,他们声称看破未来,要改变世界。人工智能门槛就这么低吗?一个产业的发展和崛起怎能在一夜之间?

除非是换了个马甲。

贷款公司采集了一些数据信息,号称AI金融;电动车配了感应器,号称AI物流车……还有专家说“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下半场!”证券公司说“给你推荐一只‘人工智能’概念股”,那么,请回答“上半场”在哪里?简直是满嘴跑火车。

人工智能概念提出60多年来,内涵不断发展,业界尚未给出清晰的定论。现在,任何和机器代替人工操作沾边的,都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牵着公众的鼻子走。客观上,相当一部分涉足人工智能的企业,所做的要么是传统生意,要么是以AI之名,行诈骗之实。

清醒点吧!陌生人社交、直播、虚拟现实、共享经济、区块链……这些年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的“风口”。这些“风口”表面看似逻辑通畅,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结局是乱象迭生。

记住,投资圈有这么个说法:“判断风口基本靠媒体,项目获取基本靠抬价,风险控制基本靠对赌,投资勇气基本靠合投。”风口稍纵即逝,资本圈玩的游戏,无异于“坐庄”:低价吸筹,大肆炒作,高价出货,散户套牢。

正应了那句话:“在这个浮华喧嚣的资本大戏中,总有一款骗局适合你。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

资本是助推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要做的是“扶上马送一程”,不能做“横冲直撞的野蛮人”。正如共享单车的教训告诉我们的,资本以一己之力塑造了这个行业,但是又亲手将它葬送了,这不是长远之计。

反思和未来

这里,我们不是唱衰人工智能。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有广阔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工智能概念伪装下的低劣创新才是真正的闹剧。

除了提防低水平创新,要特别注意的是AI的安全性、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问题。应用中,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决不能让它变坏!

举个例子,目前流行的“大数据推送”类新闻模式,宣称凭借“人工智能”算法,抓取所谓阅读行为数据进行推送,没见得多么精准,很多时候为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反而充斥着色情内容、虚假健康广告、恶俗标题党新闻。

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发展人工智能?

特斯拉CEO马斯克和Facebook的扎克伯格有一场精彩争论。前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我们正在召唤恶魔……人们总觉得能控制的恶魔,但根本不是这样。”后者则认为:“担忧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就如同两百年前担心飞机坠毁怎么办一样。如果总是过度担心安全性,我们就不可能造出飞机。”

万物皆有两面性,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拒绝资本的恶炒,也要对技术的发展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包容,更要让监管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有了严监管,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保障;有了对创新的耐心,真正的科技才能进步从而改善生活,毕竟,即使是最有想象力的预言家,也无法想到20年后科技对于全球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企业层面讲,一定要学习华为的科技之路那样“低调潜行”,拿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良心和定力,从人工智能的数学、统计学基础抓起,培育真正的科技和生态。切不可“一瓶不动半瓶摇”,不能玩概念,把好好的一项技术用在了炒作吸引流量、提高估值、进而套现走人上。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