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抢抓人工智能的安徽先机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需要,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选择。 ”在8月20日召开的省政协十二届八次常委会议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专题协商会上,委员和专家们认为,我省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蓄势待发。

  

  优势在哪

  “2018年,讯飞在12项国际权威技术评测中排名第一,通过双轮驱动战略,重点赛道应用规模持续扩大。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晓如说。

  省政协的综合调研报告显示,2013年工信部与我省共建的“中国声谷”正式落户,经过5年多的发展,合肥已成为全国首家定位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并获批国家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区域。合肥在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形成较好布局,拥有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重点企业69家,集聚了数百家上下游相关企业,初步构建了从基础支撑、关键技术到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全产业生态体系。 2018年,合肥市的智能语音全产业链产值达460亿元,同比增长20.9%。

  科技部首批4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中就有依托合肥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并确定由科大讯飞承建我国第一个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还拥有依托中科大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的面向深度学习应用的开源平台、语音及语言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等等,正在积极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明确围绕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交叉前沿创新平台。这些重量级平台将成为推动我省人工智能发展的强大支撑。

  

  短板在哪

  “从调研看,我省虽在构建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省政协调研组认为。

  专业化服务机构欠缺、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转移转化队伍缺乏、部分科研缺乏市场导向是其主要原因。比如专业化服务方面,虽然我省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资源丰富,但是针对成果转移转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能有效组织和孵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机构更加缺乏,不能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

  一方面,财政奖补政策受益面较窄。另一方面,专项政策还未全部及时跟进。同时,信息数据缺乏沟通应用平台。

  核心人工智能企业规模较小、人工智能产业化生态尚未建立。适用于人工智能终端元器件、整机、关键配件的高端设计业、精密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难以支持新型技术规模化发展。产业中间层、基础层力量薄弱,产业上游芯片、算法和下游解决方案企业中间缺少衔接,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生态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供求比例接近1:10,我省虽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高校院所,但人工智能方面人才数量仍然偏少。

  

  有何良策

  委员们建议,应发挥我省智能语音技术与类脑基础研究领先、应用领域广泛等优势,立足国际视野、加强系统布局,深入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形成应用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生态培育、人才集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体系,为我省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

  成立安徽省人工智能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建立人工智能发展专家委员会,汇聚安徽省内外,人工智能和相关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知名专家。

  全力打造“一核多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 “一核”即优化整合高新区现有智能语音、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集群,形成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核心区;“多极”是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方向,重点在经开区、新站高新区、包河区等形成细分领域的全产业链人工智能集群,积极争取获批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基地。

  用好国家政策,研究制定落实好省支持声谷建设政策及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专项资金,优先扶持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等已具规模产业,推进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商务中心、硬件产品企业制造基地落户。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经济新增量。打造若干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形成若干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若干个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推进人工智能基础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重点围绕先进制造、金融商贸、医疗康养、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领域,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打造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智能生态圈,形成要素新供给。形成基础能力人才、源头创新人才、产业研发人才、应用开发人才、实用技能人才等多类型人才并重并用的局面,形成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矩阵”。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