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PU-Z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到,两者的硬件规模是一模一样的,都拥有2304个流处理器,64个ROP,144个TMU,8GB GDDR6显存。显存频率两者有差异,Max-Q版等效为12Gbps,桌面公版为14Gbps。虽然两者核心默认的基础频率和Boost频率不同,但由于现在N卡采用的Boost 3.0会将频率尽可能往上拉,因此实际运行频率还是要看TGP配置。(Total Graphics Power,显卡总功耗,跟TDP类似的概念,不过包含了核心、显存等等所有的功耗)
Max-Q版RTX 2080默认的TGP为80瓦,厂商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提高10瓦至90瓦。而桌面公版RTX 2070的TGP为185瓦,是Max-Q版的一倍以上,这也是两者性能差距的根本原因。不过性能跟功耗并不是成正比的,频率越高,功耗上升的速度越快。这也是NVIDIA提出Max-Q理念的动机:在性能-功耗曲线上选取拐点,以较少的性能损失换取更大的效能提升。
看似很美好,实际性能怎么样还是要跑了测试才知道。以下测试数据Max-Q RTX 2070使用的是431.36驱动,桌面版使用的是431.16。
首先我们对比的是3DMark。Max-Q版RTX 2070在Fire Strike测试中落后了桌面版约24%,在Time Spy中落后幅度上升至29%。
在大多数游戏中两者的差距在25%多一点,在GTA 5中的差距比较大,原因不明。
从以上测试中可以看到,同样是2070,Max-Q版本相比桌面版落后幅度在25%-30%之间,基本是两档画质的差距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差距并不仅仅是显卡本身导致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比如笔记本平台内存频率较低、CPU性能较低、内存延迟较大等等。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