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互联网女皇报告提及隐私问题,区块链该如何保护隐私?

互联网女皇报告提及隐私问题,区块链该如何保护隐私?

 

北京时间612日凌晨,有“互联网女王”之称的玛丽·米克尔发布了2019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这也是她第24年公布互联网报告。

今年的报告,仍然有很多要点,比如互联网人口红利持续衰减;中美垄断互联网头部公司;电商增幅放缓,但仍侵蚀实体零售份额……

在报告中,同样提到了隐私问题。隐私是互联网领域绕不开的敏感问题。报告强调,相比一年前,全球人变得更加担心互联网隐私,数据显示,自第一季度中,全球87%的网络流量是加密的,而三年前这一比例仅为53%

 

互联网女皇报告提及隐私问题,区块链该如何保护隐私?

 

现今,科技不断侵犯我们的隐私。比如美国互联网巨头之一的Facebook,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隔三差五总会传出信息泄露事件。截止去年底,中国层出不穷的数据泄露问题也多次占据新闻头条。数字时代,我们享受科技成果的同事,也在不知不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隐私的消逝。

例如:AcFun900万条用户数据外泄;

前程无忧的195万条用户求职简历泄露;

圆通快递10亿条快递数据被售卖;

顺丰快递3亿用户数据被兜售;

5亿条华住旗下酒店客户开房数据被出售;

万豪集团5亿名客人的信息被泄露;

……

 而我们日常的社交微博、微信还是淘宝、京东或者是外卖APP等购物平台,都涉及到了我们的个人隐私。目前出现的网上欺诈,手机诈骗,信息威胁等等很多都是信息泄露导致的。

 科技将数据关联到个人变得更加容易,即使个人选择退出社交网络平台也无济于事。我们无法脱离这个生存的社会,那么该怎样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下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呢?

不得不承认,我们必须想到区块链区块链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安全。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自主运行了9年,其内在的加密算法却从未被攻破。如果说之前没有发生,是因为比特币的默默无名,但在币价高涨到几万人民币的今天,依旧没有出现该算法被攻破的消息。如此长的时间,足以验证加密算法的可靠性。

 区块链本身很简单,它就是一个数据库,只不过是一个分布在全球各地、能够协同运转的数据库存储系统。但凡有能力架设服务器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而每部署的一台服务器,连接到区块链网络中,都会成为这个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中的一个节点,即一个数据库,而每一个节点可以同步,共享整个区块链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数据,最终实现了这个分布式大数据库的人人拥有,人人可用。

 所以说,一旦大规模应用区块链技术,巨头公司也只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节点而已,完全可以解决数据被中心化巨头所垄断的问题,但问题在于,我们最开始保护数据的原因,就是为了使个人隐私不被泄露,应用区块链反而使所有数据共享,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互联网女皇报告提及隐私问题,区块链该如何保护隐私?

那么区块链技术是否能在数据共享的情况下,同时保护我们数据的私密性?我的回答是不能完全解决数据的私密性,但可以解决问题。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当用户下载的抖音,微信需要手机内全部权限时,大部分用户都是比较反感,反之,如果仅需部分权限,大部分却欣然接受,并认为这件事合情合理。

深挖一下,我们保护数据私密性的目的究竟在于什么?不过两个方面:1、恐惧自己的全部数据赤裸裸地展现在别人面前,2、数据被第三方平台滥用,我们却一无所知。

针对这两个问题,区块链却可以完美解决,要知道虽然区块链的数据是全节点共享,但仅限于储存这一方面。第三方想要另外调用这部分数据,需要你本人的同意。只有用户本人才能通过私钥访问到自己的全部数据,这就保证了每个人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隐匿。直白地来说,你的全部数据只有你能看到,其他人所看到的永远都是部分,这就解决了个人全部数据暴露在外的第一个问题。

此外,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所有的数据调取,使用,都在这个链上进行,这就意味着,不论是谁,只要想调取你的个人数据,都无法绕过用户本人,因为在调取过程中,必须通过用户授权之后才能使用。

综上所述,互联网无法解决的数据泄露事件,问题本质不过是,巨头垄断了大部分用户的数据资源。当巨头出现问题时,不管是因为被黑客攻击,还是巨头本身的肆无忌惮,后果对大部分用户来说,都是同样严重。

不否认,目前区块链还很不成熟,但在区块链有它的优势,不论是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还是防止巨头垄断,保证信息的私密程度,区块链都存在完美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在这样一个概率世界,尝试比起固守成规,总不会是一个更坏的结果。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