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麦肯锡:零售银行业务借助区块链技术带来新的机遇

麦肯锡:零售银行业务借助区块链技术带来新的机遇

当谈到区块链时,采取谨慎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这项技术可以在许多领域为零售银行创造价值。  

当前,零售银行 (retail banks) 已经在发展数字商业模式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已经将数百万人引入移动银行,并成为提供基于数据的服务的专业提供商。然而,当谈到区块链时,大多数零售银行仍持观望态度。  

零售银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犹豫不决,与其它机构在这方面的努力形成了鲜明对比:政府、投资银行和基础设施供应商都在试验这种技术,他们相信共享的电子账本将帮助他们削减成本,提高透明度。例如,投资银行设想借助区块链技术使得交易的执行、交易后的处理和结算都实现即时性,从而消除大量的中间和后台流程。同时他们也关注智能合约在提高自动化方面的潜力。  

区块链领域正迎来大规模投资。在各个行业,区块链的风险投资在2017年达到了10亿美元。批发银行 (wholesale banks) 已经推出了黑客松、创新实验室以及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总部位于纽约的软件公司 R3 与200多家机构合作,在一个开源平台上开发区块链解决方案。  

[译者备注:批发银行 (wholesale bank) 是一个相对于零售银行 (retail bank) 的概念,属于金融领域的名词。西方银行业将银行业务分为零售银行业务 (retail banking) 和批发银行业务 (wholesale banking)。批发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对象是大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其一般涉及金额较大;零售银行业务则主要是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业务。]  

不过,零售银行采取谨慎态度是可以理解的。金融领域有关采用区块链技术的任何举措都没有大规模推出,银行业严格的监管要求也为区块链的引入设置了很高的门槛,且区块链自身未来的监管仍不确定。一些监管机构,如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 (FCA),仍在制定相关监管政策。  

尽管存在这些担忧,一些零售银行仍在涉足区块链。例如,桑坦德银行在2018年与总部位于加州的 Ripple 合作,首次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转账服务。不过,零售银行业要想在采用区块链技术方面取得大规模进展,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该技术的价值。  

区块链技术对零售银行业务的潜力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公司和批发银行对区块链技术的早期热情并没有在零售业得到广泛反映。尽管如此,我们相信有三个零售用例最终可能得以大规模部署,它们借助了区块链的三个关键优势,即数据处理、去中介化和信任。这三大用例包括汇款、KYC/ID 欺诈预防和风险评分。  

01. 汇款   每年跨境支付总额约为 6,000 亿美元,且在国际贸易的推动下,最近该市场保持3%左右的年增长率。然而,支付的处理往往是缓慢、不透明和高度以来中介机构的。因此,交易成本很高,这笔成本费用通常是交易价值的2%到3%,最高可达10%。  

支付领域出现的众多金融技术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并推动着这一价值链的某些部分的效率提高。此外,一些现有企业正在开发自己的支付解决方案。比如,SWIFT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正通过其全球支付创新计划与银行合作,以改善跨境支付体验。  

而区块链也许能够通过修复某些低效性并因此产生价值。例如,如果交易对手方想要交换加密货币资产 (即无需中央调节机构的数字货币),而不是交换法定货币,那么支付可以通过区块链在几分钟内完成,而不是像当前系统那样需要花数天时间才能完成结算。  

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意味着更大的透明度和不可篡改性 (记录到区块链中的数据是不能被篡改的)。麦肯锡估计,在跨境支付领域中应用区块链将能够使每年节省约 40 亿美元。  

一些区块链供应商已经积极地在支付领域探索解决方案。Ripple 通过其支付网络 RippleNet 将银行和支付提供商连接起来,允许他们使用法币或 Ripple 自己的 XRP 代币进行支付。该支付网络基于一个私有的、非分布式的账本,该账本依赖于一个有限的代理行生态系统。  

金融机构也在取得进展。2017年底,澳大利亚、新西兰银行集团、摩根大通和加拿大皇家银行共同推出了跨境支付服务——银行间信息网络 (IIN)。摩根大通在一份声明中阐述道:“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IIN 网络将显著地减少当前在合规和其他数据相关的调查方面所需的参与者数量,从而能够加速支付进程。  

尽管基于区块链的支付解决方案在取得进展,但大规模采用仍存在重大障碍。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区块链网络对其成员是透明的 (译者注:此处作者指的是私有链网络),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匿名会受到限制。为此,一些公司正在试验“通证化 (tokenization)”,即使用一种作为参考的代币来替换敏感数据,从而掩盖敏感数据。然而,这种方法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  

另一个挑战是,由于加密资产与法定货币之间缺乏可替代性,因此目前无法实现即时结算。比特币在兑换成法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尤其是考虑到比特币近期的波动性 (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比特币的价值下跌了75%)。“稳定币”是一种解决方案,其价值与实际资产相挂钩,但仍需要代理银行进行最终的转换。  

02. KYC/ID 欺诈预防   KYC 协议是打击欺诈的重要工具,而欺诈问题是一个重大且不断增长的挑战。根据研究机构Javelin Stategy & Reseaech 的数据显示,仅在身份欺诈方面,银行每年就会损失150亿至200亿美元。银行在保护客户数据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监管压力。  

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于2018年5月生效,加强了公民的数据权利,统一了数据保护规则。一些欧洲银行已经投入了高达 3,000 万欧元的资金以确保在这方面的合规性。一个相关的问题是洗钱。据 WealthInsight 的一份报告估计,2017年仅全球用于反洗钱的支出就超过80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36%。过去5年,美国各大银行的“反洗钱”人员总数增加了10倍。  

零售银行已经在打击欺诈、保护数据和防止洗钱、投资于自动化和标准化、引入实时信息共享以及建立预测模型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这些措施提高了效率,但导致了更长的走流程时间和更高的成本,反映出需要进行重大的运营模式更改和人力需求。  

区块链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基于区块链的技术可以让客户在信息载入或开户时使用数字指纹 (digital fingerprint)。像实际的指纹一样,数字指纹可以用作唯一的标识符,它可以存储在分布式账本上,并被网络中的任何银行引用。数字指纹的所有者可以用它提交新的账户申请,并在整个区块链网络中用于证明自己的身份。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结构消除了在 KYC 和 AML 合规检查方面的重复 (因为银行可以共享认证信息),减轻了信息负担,并使银行能够在数据更新时传播这些数据。  

我们估计,基于区块链的客户信息载入解决方案可以为全球零售银行节省高达1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并将监管罚款减少20亿至30亿美元。此外,我们预计区块链解决方案将减少70亿至90亿美元的年度欺诈损失。  

区块链正通过创建数字识别网络等方式,在身份欺诈检测方面进行测试和推广。  

2017年,区块链数据存储初创企业 Bluzelle 与新加坡的三家银行 (汇丰银行(HSBC)、三菱日联金融集团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和华侨银行 (OCBC bank)) 组成的联盟进行合作,共同测试一个用于 KYC 的区块链平台。该项目该显示了区块链平台可以提高效率,降低金融犯罪风险,提高对性能和调度需求的响应能力。据预测,这将使成本降低25%到50%。  

加拿大金融科技公司 SecureKey 开发了一种数字身份和认证服务,简化了消费者访问数字银行等在线服务。该服务是通过与 IBM 以及加拿大国家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和道明银行等银行的合作开发的。  

此外,在区块链平台上搭建监管应用程序的瑞典初创企业 Norbloc,正与比利时基础设施提供商 Isabel Group 合作,打造一个简化身份管理的平台。万事达卡 (Mastercard) 已经为其通过区块链进行身份和证书保护与验证的系统申请了专利。  

其他致力于身份识别领域的初创企业包括包括 Cambridge Blockchain、Spring Labs (由在线贷款公司 Avant 创办) 和 Blockstack (由 Digital Asset Holdings 拥有) 等等。  

通过由个人对私钥 (一种用于批准交易的数字签名) 进行管理,区块链技术还使用户能够在无需借助中介机构的情况下掌控和共享他们的个人数据。一些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提供密钥存储来保护私钥,私人供应商也提供钱包和类似的替代品来抵御网络攻击。  

尽管存在大量的实验和概念证明 (PoC),但零售银行在实施基于区块链的 KYC 和反欺诈解决方案方面依旧面临挑战。  

首先,从银行自身单独的系统转变成信息共享系统会带来沉重的资本成本。此外,银行也必须适应文化的重大演变,这是基于共享数据的需要。在一个习惯于保密至上的行业中,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同时在问责制方面也会引发疑问:如果A银行完成了某个客户的KYC流程,并在区块链上共享该数据,B银行是否对其自身账户的错误或欺诈问题负责?另外,A银行是否有充分的动机分享其数据?数据共享是有成本代价的,因为它可能削弱银行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实际的挑战。客户必须同意将数字指纹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中,并在设置过程中执行其他的身份验证步骤。商家被要求在销售点升级认证系统并调整在线结账流程。银行必须创建大型网络以实现规模效益,这需要实现数据标准化和协作。后一个挑战是,是否有银行愿意带头创建一个无法为其提供竞争优势的公用区块链网络?——即存在所谓的“合作悖论”(coopetition paradox)。  

03. 使用客户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金融机构经常被要求根据有限的数据做出风险管理决策,这些数据可以从少数几家券商和代理机构那里获得。  

而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根本无法获取数据:没有银行账户的人 (the unbanked,估计占世界人口的40%)、次级银行客户 (the underbanked,即很难使用银行主流金融服务的人) 和微型企业可能因为没有进行足够多的非现金金融交易而无法获取他们的信誉度。因此,银行在对这些人做出信贷决策时往往比较保守。  

区块链技术为汇集大量数据提供了可能,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匿名化,并受到分类账加密协议的保护。在任何时候,分布式账本上的数据都可以在没有明确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访问 (客户的同意可以通过预先编程的智能合约来获得)。理论上,银行可以查看区块链网络中任何一家银行上传的数据。其结果应该是更快的决策,更高效的流程,以及带来更加有根据的信贷分配流程的潜力。  

但这方面也存在技术和文化挑战。例如,需要强大的处理能力来使用分布在数千或数百万的数据源上的信用评分模型 (scoring models)。此外,有些客户可以选择限制对其数据的访问,以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金融机构可能需要努力让这些客户加入进来。  

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已开始在这一领域开展业务,但多数规模相对较小。例如,Spring Labs 推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信用评估网络,在2018年3月的 ICO 中筹集了约 1,500 万美元。  

前方的路途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零售银行业务模式的核心部分带来价值。然而,零售银行参与进来的速度很缓慢,而且这项技术在扩展性、加密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和信任方面面临挑战。此外,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现有企业已经意识到合作和共享数据的必要性。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将有助于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零售银行业务中的采用:  

• 法币和数字资产之间需要有一个更无缝的转换,这样客户就不会因为来回转换而承担损失的风险。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各国央行发行法定加密货币。这种法定加密货币还将支持实时点对点支付,并可能用于实现跨境的银行间清算和结算。  

• 需要进行监管,以便参与者能够确定加密资产的法律地位、参与规则和投资者保护。  

• 客户的身份应该在区块链上进行创建,这样银行就可以根据经过验证的 ID 信息向客户提供实时贷款决策。当前迪拜的政府目前正在试点这样的项目。  

最后还需要有一个战略分水岭。银行高管们需要相信,区块链的长期利益是值得付出代价的。这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也需要考虑到区块链在冲击部分收入来源方面的可能性。消除这些担忧的关键在于将目光锁定在回报之上:更低的成本、更少的摩擦和更安全的零售银行业务系统。    

本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