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总是很残酷,一年的时间足已改变一切。当你聚焦于区块链行业时,这一现象尤为明显。过去一年,随着加密数字货币的监管趋严,不少声势巨大的区块链企业已经销声匿迹;BTC行情在沉寂了一年后,似乎又坐上过山车,开启了新一轮的冒险。
4月2日,比特币开启了新一轮的主升浪
但与此同时,脱离于比特币的底层区块链技术应用却逐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IBM、亚马逊、Facebook、阿里巴巴、京东数科等科技公司纷纷“上链”,开启了区块链技术装备竞赛。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全球共6136件区块链专利,其中中国区块链专利数量为4109件,占世界主要国家区块链专利数量的67%,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排名靠前的分别是阿里巴巴、IBM、MasterCard。而根据最新消息,京东数字科技首次披露专利申请情况,目前其已申请的区块链专利数量近200件。
在加密数字货币的资产泡沫升起、幻灭之间,科技公司已经看到了“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的真实应用价值,避开数字货币的诱惑和风险,潜心钻研技术。
包括阿里、IBM、京东、亚马逊等企业,均在2015年或者更早进入区块链行业,直到2019年才迎来真正的爆发和应用落地。这一点,在专利增长速度上得到完美诠释。2019年第一季度区块链专利数量新增2041项,远超2018年第一季度的317项,同比增长近6倍,接近2018年全年专利总量的一半。
京东利用区块链技术溯源黑猪信息
商业竞争一如优胜劣汰的丛林,但是其残酷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目睹了百年老店诺基亚如何被苹果公司一步步蚕食,见证了柯达公司从胶卷大王到跨界卖衣服的覆灭历史。当区块链出现时,所有人不敢置若罔闻,在技术迭代中充当追随者的角色。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加入,区块链技术领域的“马太效应”或将俞发明显。
有行业人士表示,大公司有技术人才,有实打实的科技投入,更重要还有应用场景,用得起来。而一旦技术产品的优势建立起来了,小公司很难追赶。
目前来看,在大公司的带领下,区块链已经在溯源公益、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身份认证和版权确权等领域大展身手。
比如,阿里和京东数科都在利用电商的场景做区块链溯源业务。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商品,从生产、物流、零售、检测,到终端消费者,流转过程中的所有节点信息都可以存放在区块链网络中,方便消费者查询。
2018年,蚂蚁金服在香港发布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普惠跨境汇款服务,使用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实现从香港到菲律宾的汇款。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亲自到场见证。
马云见证全球首笔区块链跨境汇款,仅耗时3秒
腾讯2018年参与了深圳市税务局主导的“区块链发票”项目,在深圳某餐厅开出第一张区块链发票;同时,腾讯也落地了“公益寻人链”,实现各大公益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帮助走失、被拐、流浪儿童回家。
2019年,京东集团与广州互联网法院签署了可信电子证据平台和司法信用共治平台两方面的合作协议。京东数科的区块链技术为合作提供了底层支持,利用溯源技术,可以实现证据的存储安全、验证便捷。
“区块链技术目前似乎还没有出现颠覆性的产品或应用,但我们不应该忽略每次新产品背后的意义。”上述行业人士表示,“往小了说,这些头部公司近期的‘装备竞赛’是为了在技术领域占位,抢未来的市场;往大了说,他们其实也在对公众进行知识普及和教育,是在为行业趟路。”
“我们对数字货币没有偏见,但如果有一天,我们谈到区块链,第一反应不是BTC或者ICO,而是区块链溯源,或者区块链寻人,谈的是腾讯,是京东数科,可能那时候区块链技术才真正迎来大规模商用落地的时机。”上述人士表示。
腾讯与国家税务总局开出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
正如马云之前提到的,“区块链技术今天必须解决数据的隐私安全问题,必须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解决绿色问题,必须解决普惠问题。区块链不可能也不应该用来一夜暴富,区块链必须解决社会问题。”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