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正在定义一切,作为连接基础设施与客户环境的重要桥梁,网络也随着虚拟化、分布式等技术的成熟应用焕发了新的生机,而云计算的加速部署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进程。一方面,SD-WAN降低了企业网络管理的opex和capex,另一方面企业客户也在迁移上云的过程中借助SD-WAN平台和工具去寻求新的网络架构。
“光格网络是青云QingCloud旗下智能广域网服务品牌,光格网络SD-WAN将网络与控制解耦,使客户通过轻量级操作即可以分钟级构建企业专属智能广域网,彻底改变了传统ICT复杂的项目交付模式。”马志强,曾经供职于中国联通、思科、腾讯,有着通信行业近20年的从业经历,现在是青云QingCloud基础设施部总监、光格网络联合创始人,“我在2016年追随黄允松(青云QingCloud CEO)的脚步来到青云,在云计算的大潮中,我非常过瘾的享受到了云计算带来的良好体验。”
这种良好体验的背后是基础设施的升级。如今,传统的广域网已经难以跟上企业对云环境和敏捷IT的需求,有些客户放弃了继续优化MPLS或专用链路,直接采用管理成本更低的SD-WAN解决方案。此外,传统WAN架构也很难达到在云端快速创建应用,以及互操作性、安全性、可见性等方面的要求。如何以更加智能、自动化的方式,将移动、边缘、云的各类工作负载连接在一起,SD-WAN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向。
网络体验壁垒该怎样打破
调研机构IDC预计,2018年全球SD-WAN市场收入将达到23亿美元,到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69%,超过80亿美元。另一项数据显示,SD-WAN软件组件(控制器和虚拟网络)的收入增长速度会接近硬件的两倍,未来五年内,SD-WAN软件收入将以4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硬件则为21%。这也让思科、诺基亚这些老牌巨头之外的厂商看到了机会,作为青云QingCloud旗下的独立品牌、子公司,光格网络不仅承担着青云QingCloud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致力于对外打造“极致的云网一体化体验”。
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网络难题往往是传统业务数字化、智能化的拦路虎,管理难度大、动态扩容难等困扰运营商专线十多年的问题至今仍未彻底解决。“我们把图中左侧SD-WAN终端部署在企业中,企业的办公终端连接到SD-WAN再与云端打通,这样一来原来的黑盒子网络全部打开了。”马志强说,“管理员坐在电脑前就可以看到数千台终端的质量,如果出现告警,立刻就知道这个终端或者中间网络出问题了。要是管理员觉得SD-WAN连到某个地方质量不好可以自动切换,也可以选择手动调整。”
据了解,光格网络SD-WAN主要包括三大组件:智能终端,部署在企业分支实现网络快速接入,配置“零门槛”;智能中枢,网络集中化部署;多线动态BGP网络,可提供覆盖主流运营商的动态多线BGP网络出口,支持骨干网流量的负载均衡和防卫路径优化。由此,光格网络提供的服务实现了即插即用、统一管理、一键下发、集中调度。其中,光盒分为三款型号,分别覆盖小门店、中型分支机构、企业总部等使用环境。
三款SD-WAN光盒应用于不同场景
在马志强看来,光格网络SD-WAN的一大特性是对中国网络环境的适应性。“很多设备厂商是没有考虑到中国网络环境的,比如以往有些设备也是搭VPN到总部,但这个VPN是‘傻’的,中间的网络波动无法管理,只是一个连接而已。”马志强说,“我们可以做到动态路径智能切换,假设客户在郑州,终端接入后连接北京、上海的各一个节点,北京是10毫秒,上海是9毫秒。如果客户设置只用9毫秒的,那么一旦超过15毫秒就会立刻停下,切换到10毫秒的链路上。”可以看到,光格网络SD-WAN最大限度适配了中国运营商网络运营环境波动、高利用率、互联互通的现状。
光格网络SD-WAN
拿来即用的SD-WAN服务
从云计算业务的秒级响应到企业组网的分钟级实现,青云QingCloud在全栈云ICT解决方案中延续了对企业客户体验的极致追求。用马志强的话说,光格网络SD-WAN提供的是“超爽的云网一体化体验”。事实上,随着敏捷IT业务对网络环境的灵活性和体验要求越来越严格,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去完善网络的设计、规划、管理已成为考验ICT服务提供商的一大要素。
对于青云QingCloud而言,这种“超爽”的体验无论是从预先设置、实际操作,还是部署交付来看,始终贯穿其中。登录青云QingCloud的控制台(QingCloud.com)在左边栏会看到光格网络SD-WAN,根据需求来选择产品类型、部署地域、创建网关,期间客户可以清晰看到终端的状态,配置区域一目了然,并且能够自行调整带宽容量、网络参数等信息。站在IT运维者的角度,一个人轻松管理全国上千家分支机构变成了现实。
光格网络所服务的一个集团客户在某地设有两个办事处,其呼叫中心需要经常访问总部业务服务器用于电话客服的语音呼叫系统,传统专线施工周期过长,客户IT部门希望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为此,青云QingCloud建议客户在两地各部署一台SD-WAN终端设备,就近拨入青云QingCloud上海POP点,使两地与总部之间形成IPSec隧道,满足了客户内网访问的需求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第一次部署安装在60分钟内就全部完成。
集团呼叫中心互联通信
另一个案例是桌面云企业组网,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协同办公时会通过电话、视频、桌面共享实现。以视频通话为例,一个720P的视频至少需要2M专线,而一条2M专线每年至少需要近1万元的花费,成规模的网络开销每年会是不小的负担。此时,光格网络SD-WAN可以让这一过程快速实现。事实上,当前青云QingCloud位于北京、武汉、上海等地的办公室之间的网络连接都是由该服务所支持的,该公司所服务的企业中也有数百台终端在青云QingCloud的云端上运行。
桌面云组网协同
马志强透露,光格网络SD-WAN首先是要服务好青云QingCloud的云客户,让他们在使用混合云服务的同时,还想享受到云网一体的体验。对于没有使用青云QingCloud的云客户,则会帮助他们在分支机构要连到总部或者别的地方时,可以借助青云SD-WAN实现快速组网。“光格网络SD-WAN秉承了青云最早在云端所有的使用习惯,就像交付水电一样,能够快速交付给客户使用。”
云网积累构筑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无论是应用市场还是资本市场,SD-WAN的增长曲线着实令人关注。从诺基亚收购Nuage Networks到VMware收购VeloCloud,再到思科买下Viptela,IT巨头们在战略层面积极拓展着SD-WAN的软硬件产品组合,而这种技术在云网一体化方面的特性也给了CSP机会。企业级全栈云ICT服务商是青云QingCloud的新标签,这里面包括了两个关键要素:云计算和网络技术,这也是光格网络SD-WAN的底气所在。
从青云QingCloud在2012年进入云计算行业以来,就提供了秒级计费的公有云和独立部署的私有云服务,后续又丰富了混合云、托管云服务,初期运营金融客户的经验使得其深知如何安全、稳定地为企业客户提供业务支持。例如当客户在多云部署时,青云QingCloud会帮助建立两地三中心、同城和异地的多活和容灾,并且光格网络具备与主流云服务商的互联能力。同时,光格网络和青云QingCloud的售后服务体系也是相互打通的,在关键组网时会有两个设备进行冗余部署,以及备件更换。
马志强对笔者说:“没有一招鲜的技术,靠的是经验积累。青云QingCloud这么多年累积公有云上的运营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我们之所以今天选这个机房用这个网络,是这么多年的坑踩过来的。”由此理解,光格网络一方面可以在青云QingCloud的网络和云端直接提供7×24小时的SD-WAN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其打包集成交付到客户的私有环境。
大约是在云业务启动两年之后,青云QingCloud开始储备骨干网的资源,坚持做了多年的“苦差事”如今收获了回报,先后拿到了IDC、ISP、云牌照(互联网资源协作),以及国内数据传送(全国范围)、国内VPN(全国范围)等资质,标志着青云QingCloud在基础网络层面的深厚积累。要知道在中国市场,负责运营的客户看重的不止是卖盒子,更关键的是解决底层的网络问题。
结语
在与马志强的交流中,他多次提到了综合服务能力,相信这也是全栈云ICT的一种价值体现。对于青云QingCloud来说,既有云、又有网的业务布局使得其可以让客户的云网体验高度统一。而要想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云服务,基础网络是不可或缺的,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是青云QingCloud所希望看到。而在此基础之上,未来还会衍生出更多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到那时计算、存储、网络能力都会转化为这个平台的“APP”去交付给客户使用。就像马志强所说的,青云QingCloud改变ICT交付方式的版图会逐渐补全,包括明年也将有边缘计算产品会发布,“如果说青云的云改变了IT交付的方式,那么我觉得光格网络SD-WAN就是改变CT交付方式的开始。”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