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频道资讯站
我们一直在努力制造惊吓

李毅中:要高度警惕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他指出,中国工业占GDP的比例在2006年达到42%的高峰,此后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下跌,到2016年创下33.3%的最低点,应该高度重视制造业占比过快下降的问题,警惕工业被空心化、边缘化的状况。

中国工业增加值约占全球四分之一

李毅中:要高度警惕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图:李毅中在第五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发表演讲21世纪经济报道 何中夫 拍摄(下同)

上述论坛上,李毅中表示,中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工业国,2010年就超过了美国,去年工业增加值是30.5万亿人民币,今年预测增长5.6%,大概占全球四分之一。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最全的国家,500多种工业品中,220种世界第一。

从质量上看,技术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家有一个重大科技专项,从2006年到2020年,原来是16项,前几年又增加了一项:航空航海发动机,我了解到,这17项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方面我们迈进了一大步,现在中国正在制定2030年第二轮重大科技专项,像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内容都会被列入。”

清醒认识中国工业存在的差距

李毅中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工业存在的差距和短板。现在中国是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是制造大国还不是制造强国,要清晰地看到中国的短板。

他指出,中国的工业化比发达国家晚了七八十年,美国1955年完成了工业化,德国1965年完成工业化,日本是1972年完成工业化,韩国是1995年完成工业化,中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35年才能实现全面工业化。

李毅中:要高度警惕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他指出,总的来说,中国工业、制造业还处在世界中低端,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这集中表现在:

1、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当今不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的自给率只有三分之一。2015年中国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中国的自给率是20%,预计2020达到40%,2025年达到70%,而现在中国在高端芯片、集成电路方面95%依赖进口。去年集成电路进口花了3200亿美金,而进口原油才花了2350亿美元。

李毅中:要高度警惕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2.19%,美国是2.79%,欧美大概是3%、日本是3.4%。中国研发投入的总量不少,达到了2万亿人民币,但是用于基础科研的只有5.5%,而发达国家普遍在15%到20%的水平。此外,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

2、产业结构需要优化提升。

今年1到3季度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6.4%,2006年年初的时候最低,大概是72.9%,现在有所提高,但是国际公认的产能利用率应该在80%到85%,如果低于75%就是严重过剩,中国现在是76.4%,说明结构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绿色低碳转型也在持续,2018年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发达国家的2.1倍。

3、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不足。

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的排行中,美国是223家,占比约二分之一,中国只有38家,名列第五位,这和中国是第一工业大国、第一制造大国是不相称的,按照规模看,在财富500强中中国已超过了美国,但是按照品牌才排第五,说明在质量品牌上存在差距。

4、工业效率有待提高。

中国工业增加值率约为22%到23%,而发达国家为35%到40%,这个差距很大。

李毅中:要高度警惕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中国规上工业企业主营利润率去年为6.49%,今年比去年还低,约为5.9%,而美国是8.5%。

劳动生产率上,2018年中国每人每年是11.6万元,绝对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只有美国的10%。

在万名制造业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上,中国只有60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普遍都在300台以上。

防止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李毅中强调,去年与今年的中央经济会议均提到,要防止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李毅中:要高度警惕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中国工业占GDP的比例在2006年达到42%的高峰,此后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下跌,到2016年创下33.3%的最低点,在2018年稳定在33.8%左右;而制造业占GDP的比例在2006年是32.5%,此后连续下降,近两年稳定在29.5%左右。制造业在工业中大概占87%的比例。

此前发达国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也出现了连续下滑,2009年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但其制造业占比仍在下跌,到2016年,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为11.6%,日本、德国、韩国控制得比较好,也在降,但是没有大幅度的降低:日本这一数字是20.7%,德国是20.8%,韩国是27.6%,中国是28.8%。

李毅中:要高度警惕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必须在国家经济中占一定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人均GDP是韩国的三分之一,但是我们的制造业占比和韩国差不多,应该高度重视制造业占比过快下降的问题,警惕工业被空心化、边缘化的状况。

他表示,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后期,而不是后工业化时期。要把握实现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的这一历史过程,从国情出发我们要分阶段完成这一使命。

中国社科院工业研究所2017年发布的工业化综合指数显示,全国平均水平是84,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天津等地时候93到98,长江经济带地区是86,东北只有76,大西北和大西南只有58,个别省更是只有50,他认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

建设制造强国需关注五大问题

李毅中指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自主创新。

只有实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才能有效地应对美国等西方对中国的封锁打压。中央经济会议上号召组织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自主创新,首先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然后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末端是成果的转化与专业化。

他指出,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开放创新,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占GDP的2.19%,明年有望达到2.5%,更要加强研发投入。

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研发的目的在于用,只有用才能进入市场,才能商业化、产业化。政府各部门要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金融要更多地给予支持,体现市场导向。这里有不少的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需要认真地研究改进。

2、实施“网络强国”的战略。

李毅中认为,“数字产业化”是手段,“产业数字化”是目的,要使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跨界融合,实质是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中国通讯技术从2G到5G,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使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各工业行业千差万别,因此工业与通信行业跨界融合需要对每个行业进行研究,开发应用场景,提出解决方案,取得典型以后在行业里推广。

3、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李毅中指出,今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切实增加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流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承受效应的先进制造业。

投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优化存量,比如以绿色智能为重点的新一轮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是增量建设,比如发展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都需要投钱。

今年1到11月,全国投资增幅只有5.2%,比去年5.4%又降了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只有2.5%,如果扣掉投资的物价因素,可能是负增长,所以要稳投资,稳外资。稳外资多数在投资上,只有稳投资、稳外资、稳预期,要切实的增加投资,通过有效投资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4、大力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上提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中国制造2025提出“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这是工业基础能力。

李毅中认为,现在“四基”讲得太少了,中国企业类型繁多,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国家的工业跟美国不一样,他们比较齐整,我们不齐:工业1.0、2.0、3.0、4.0都有,对于很多企业来讲,还不到谈智能化的时候,许多企业要补欠款、强基础。

5、不断改善营商环境。

一是要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制造业增值税已经由16%减到13%,还要加快三档变两档,今年减税降费数字原来说是2万亿,现在实际要达到2.36万亿,明年还要在基础之上再增加5000亿,所以中央非常重视减税降费。

二是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要落地见效,当前在鼓励民间投资、保护权益、解决融资困难等方面还要加大力度,使政策尽快落地。

三是要进一步激活国有企业的活力,国企的出资人是国家,因此国企要体现国家投资人的意志,这方面国有企业要清楚,要有更多的责任担当,应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放权松绑,赋予国企经营自主权。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中国专业的网站域名及网站空间提供商

买域名买空间